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月桂子

月桂子

《中药大辞典》:月桂子

药材名称月桂子

拼音Yuè Guì Zǐ

别名月桂实(《国药的药理学》)。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月桂果实

原形态月桂(《本草拾遗》),又名:老利儿。

常绿乔木,高可达9~12米,树皮黑褐色。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约6~11厘米,宽2~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稍波状,反卷,深绿色,破碎后有清香;叶脉羽状,两面隆起;叶柄长约1厘米,紫色。伞形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小,直径3~4毫米,黄色,总花梗长约1厘米,梗基有总苞;雄花花被片4,倒卵形,先端钝圆;雄蕊12,每轮3数排列,花药内向瓣裂;雌花花被4,雌蕊1,子房1室,柱头短,稍成头状。浆果椭圆形,暗紫色。花期4月。

生境分部分布浙江、江苏、福建、台湾等地.常栽培于庭园。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几为黑色,长至15毫米,顶端略尖,有柱头的残基;表面平滑而带光泽,具粗皱纹。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粒,其种皮紧贴于果皮的内壁,胚通常呈类棕黄色,内有子叶2枚。子叶气味芳香,味苦,果皮香气略逊,但味较苦。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之。"

②《国药的药理学》:"煎汁,可为误食河豚鱼的解毒药。"

③《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掺。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月桂子

药材名称月桂子

拼音Yuè Guì Zǐ

英文名fruit of Grecian Laurel

别名月桂实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urus nobilis L.

采收和储藏:9月果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9-12m,树皮黑褐色。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约6-11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稍波状,反卷,深绿色,破碎后有清香;叶脉羽状,两面隆起;叶柄长约1cm,紫色。伞形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小,直径3-4mm,黄色,总花梗长约1cm,梗基有总苞;雄花花被片4,倒卵形,先端钝圆;雄蕊12,每轮3数排列,花药内向瓣裂;雌花花被4,雌蕊1,子房1室,柱头短,稍成头状。浆果椭圆形,暗紫色。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原产于地中海一带。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喜光,稍耐阴,在温暖湿润气候中生良好,萌芽力强,亦耐干旱,经受短期-8℃低温未见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微碱性均能适应,而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

2.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硬枝扦插在3月中下旬进行,选取去年秋梢作插条,长约7-8cm,插后遮荫,成活率约60%左右。软枝带叶扦插,迁当年新枝,留2片叶子,在6-7月进行,插前先搭好荫棚,深插4-6cm,充分浇水,遮荫保湿,只需早晚稍见阳光,40d可生根,成活率90%以上,冬季用塑料薄膜拱棚防寒。第2年分栽。播种育苗,9月要种,带果皮阴干后沙藏,播前用50℃温水浸种2min,再用冷水浸种24h,取出晾干,可促使种子提早发芽。春季播种,条播行距15cm,覆土厚度2cm,上盖草,5月发芽出土,及时搭棚遮荫,春季3-4月带土球移栽。

3.田间管理 移栽经几日遮荫缓苗后,转入正常田间管理,每年追肥2-3次,结合浇水,松土除草,促苗生长。

4.病虫害防治 红蜡介壳虫,喷洒马拉松800倍液。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卵圆形或椭圆状球形,长达1.5cm,顶端略尖,有花柱残基。表面棕色或黑棕色,平滑而带光泽,具粗皱纹。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粒。种皮紧贴于果皮的内壁,胚通常类棕黄色,有淡棕色子叶2枚。子叶气芳香,味苦;果皮香气略逊,但味较苦。

化学成分果实含芳香油1%。干果含脂肪44.1%,其中含有月桂酸(Lauric acid)1%、棕榈酸19%、油酸56.6%、亚油酸21%、亚麻酸2.5%。果仁含脂肪26.3%,内含月桂酸45.1%、棕榈酸3.8%、油酸28%、亚油酸23.1%。种子含蛋白属谷朊类和球朊类。叶含芳香油0.3-0.5%(可以高达1-3%)。主要成分是芳樟醇(Linalool)、丁香油酚(Eugenol)、牻牛儿醇(Geraniol)、1,8-桉叶素(Cineole)、松油醇(Terpineol)、乙酰丁香油酚(Acetyleugen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α-蒎烯(α-Pi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等。尚含倍半萜内酯大牻牛儿内酯(Germacranolide)和芸香甙。树皮和树干含生物碱黄肉楠碱(Actinodaphnine)和无根藤碱(Launobine)。

药理作用挥发油有抗真菌作用。国外月桂膏外用,治风湿、麻痹、感冒等,还可用以促进流产。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河豚中毒;疥癣;耳后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遣》: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之。

2.《国药的药理学》:煎汁,可为误食河豚鱼的解毒药。

3.《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尖头蚱蜢

    药材名称尖头蚱蜢拼音Jiān Tóu Zhà Měnɡ别名扦担蚂蚱、老扁担、尖担牙子、小尖头蝗、老扁、挂搭扁来源昆虫纲直翅目蝗科稻叶大剑角蝗Acrida lata Motsch.;

  • 四川木蓝

    药材名称四川木蓝拼音Sì Chuān Mù Lán别名山皮条来源豆科四川木蓝Indigofera szechuanensi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毛叶柿叶

    药材名称毛叶柿叶拼音Máo Yè Shì Yè别名紫藿香、涩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岩柿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dumetorum W.W.Smith[Dmollifolia

  • 岩藿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藿香药材名称岩藿香别名方茎犁头草、犁头草来源唇形科岩藿香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

  • 雪山林

    《中药大辞典》:雪山林药材名称雪山林拼音Xuě Shān Lín别名捆仙绳(《陕西植药调查)),黄秧连(《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长青草(《甘肃卫生通讯》(4)1972)。出处《陕西中草药》来

  • 羊胲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胲子药材名称羊胲子拼音Yánɡ Hǎi Zǐ别名羊嚼子、羊咬子、山羊胃结石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中草结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功能主

  • 鸡骨草

    《中国药典》:鸡骨草药材名称鸡骨草拼音Jī Gǔ Cǎo英文名HERBA ABRI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

  • 柏脂

    《中药大辞典》:柏脂药材名称柏脂拼音Bǎi Zhī别名柏油(《纲目拾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性味《草木便方》:"甘,平。"功能主治

  • 华南胡椒

    药材名称华南胡椒拼音Huá Nán Hú Jiāo别名山蒟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华南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austrosinense Tse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白花夏枯草

    药材名称白花夏枯草拼音Bái Huā Xià Kū Cǎo别名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的全草。于6~7月花开时,采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