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朱唇

朱唇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唇

药材名称朱唇

拼音Zhū Chún

别名红花

来源唇形科朱唇Salvia coccina Fuss. ex Mer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广西、福建、云南有栽培。

性味辛、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治血崩,高热,腹痛不适。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朱唇

药材名称朱唇

拼音Zhū Chún

英文名Herb of Texas Sage

别名三叶青香茶菜、小红花丹参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朱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coccine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朱唇,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70cm。根呈集纤维状。茎直立,四棱形,被灰白色疏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2cm;叶片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2-5cm,宽1.5-4cm,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毛。轮伞花序,每轮4至多花,疏离,组成顶生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较花梗长;花萼长钟状,外被微柔毛,其间混生浅黄色腺点;花冠深红色或绯红色,冠檐二唇形,上唇比下唇短,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发育雄蕊2,伸出,花丝长4mm;花柱伸出,先端稍膨大,2裂。小坚果倒卵圆形,黄褐色,具棕色斑纹。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全国均有栽培,常作观赏植物。

资源分布:原产美洲。

化学成分全草含蹄纹天竺素-3-咖啡葡萄糖甙-5-二丙二酰基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caffeoyl glucoside-5-dimalonylglucoside),蹄纹天竺素-3-对香豆酰基葡萄糖甙-5-二丙二酰基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P-coumaroyl glucoside-5-cdimalonyl glucoside),矢车菊素(cyanidin),朱唇二内酯(salviacoccin),脱氢熊果醇(dehydrouvaol),熊果醇(uvaol0,正三十一烷醇(protocate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丹参酮(tanshinone)Ⅰ、ⅡA,亚甲基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

药理作用朱唇水溶性部位注射液以相当于30g(生药)/k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后3h可见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极显着提高。

性味吵辛;微苦;涩;性凉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血崩;高热;腹痛不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夜关门根

    《中药大辞典》:大夜关门根药材名称大夜关门根拼音Dà Yè Guān Mé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根。夏、秋采收。性味性温,味辛甘酸微苦。功

  • 红五加

    药材名称红五加拼音Hónɡ Wǔ Jiā别名五爪龙、大血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木质藤本,有卷须。叶互生,具长柄;叶常为指状或叉指状,有小叶5~7枚

  • 野菱根

    药材名称野菱根拼音Yě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鞭科植物野菱和细果野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Var. quadricaudata G

  • 山白果根

    药材名称山白果根拼音Shān Bái Guǒ Gēn别名水梨子、水冬瓜、水梨来源药材基源:为珙桐科植物珙酮或光叶珙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uidia inuolucrata Blill.2

  • 木半夏果实

    药材名称木半夏果实拼音Mù Bàn Xià Guǒ Shí别名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出处1.木半夏始载于《本草拾遗》“胡颓子”条下,云:“又有一种大相似,

  • 苒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苒苒草药材名称苒苒草拼音Rǎn Rǎn Cǎo别名粉绿铁线莲、灰绿铁线莲、黄花铁线莲、透骨草来源毛茛科苒苒草Clematis glauc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

  • 都拉鸢尾

    药材名称都拉鸢尾别名都拉、扁竹兰来源鸢尾科都拉鸢尾Iris confusa Sealy.,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

  • 水芹菜

    《中药大辞典》:水芹菜药材名称水芹菜拼音Shuǐ Qín Cài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少花水芹的全草。春、夏、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体无

  • 臭矢菜

    药材名称臭矢菜别名羊角草、黄花菜、野油菜来源白花菜科臭矢菜Cleome vircos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去腐

  • 鸭胆

    《中药大辞典》:鸭胆药材名称鸭胆拼音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性味《纲目》:"苦辛,寒,无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