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胡满

水胡满

《中药大辞典》:水胡满

药材名称水胡满

拼音Shuǐ Hú Mǎn

别名蟚蜞盖、虎狼草(《生草药性备要》),臭苦蓢、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缸瓦冧(《广东中药》Ⅱ)。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马鞭草料植物苦郎树嫩枝叶

原形态苦郎树,又名:许树、苦篮盘、假茉莉、苦卡、鸡公尾、九里苔、草朗。

直立灌木,高1~2米,枝被灰色柔毛。叶对生;具柄;卵形或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8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尖,全缘。秃净。花序腋生,有花3~7朵;花序柄长1~4厘米;苞片线形,长不及1毫米;萼截头形,长4~5毫米,近秃净或被灰色小柔毛,结果时略扩大,包围着核果的基部;花冠白色,管柔弱,长2.5~3厘米,裂片矩圆形,长约8毫米;雄蕊4,花丝红紫色,伸出;雌蕊1,子房工位,花柱丝状,伸出,柱头2裂。核果倒卵形,长约12毫米,宽约8毫米,海绵质。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根(水胡满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喜生于潮汐能至的地方。分布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叶的水溶性成分中含有极苦的成分,层析证明有6个成分呈生物碱反应。未皂化部分中含有胆甾醇等甾体成分、高级脂族醇和脂族酮。

性味苦,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有大毒。"

②《广东中草药》:"苦,寒,气臭,有小毒。"

功能主治去瘀,消肿,除湿,杀虫。治跌打瘀肿,皮肤湿疹、疮疥。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螆癞,热毒。"

②《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能消肿,去瘀生新。"

③《中国药植志》:"治疟疾。"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内服。

复方①治跌打瘀肿,腰扭伤:水胡满叶适量捣烂,加酒适量,煮后温敷患处。(《广东中草药》)

②治外伤出血:水胡满叶晒干为末,撒伤口。(《广东中草药》)

③治疮疥癣癞,湿毒:水胡满叶浓煎,浸洗患处。(《广东中药》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胡满

药材名称水胡满

拼音Shuǐ Hú Mǎn

英文名Leaf and twig of Unarmed Glorybower

别名虎狼草、臭苦蓢、缸瓦箖、苦郎树、假茉莉、见水生

出处出自《生草药怀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苦郎树的嫩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on inerme (L.) Gaertn.(Volkameria inermis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可达2m。直立或平卧;根、茎、叶具苦味。嫩枝灰黄色,被短柔毛。单叶对策 ;叶柄长约1cm;叶片薄革质,椭圆形、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5-4.5cm,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全缘,常略反卷,两面均被黄色细小腺点;侧脉4-7对。花极香,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叶腋,有花3-7朵,花序梗长2-4cm;苞片极小,线形;花萼钟状,先端微5裂,花萼长约7mm;花冠白色,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长约7mm,花冠管长2-3cm,外面有不明显的腺点,内面密生绢状柔毛;雄蕊4,偶为6,花丝紫红色,与花柱同伸出花冠;柱头2裂。核果倒卵形,直径7-10mm,花萼宿存。花、果期3-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岸、河滩和潮汐所到之外。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多切成段,长短不一,嫩茎灰黄色灰棕色,被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完整者展平后卵形或椭圆形,长4-8cm,宽2-3cm,先端钝,基部队楔形,全缘,两面秃净,叶背面脉纹明显,羽状脉,细脉网状,上面暗绿色,下面黄绿色;叶柄长约1cm。气微香味苦。

化学成分水胡满叶含3-表叉枝莸素(3-epicaryopt-in),4′-甲基高山黄芩素(4′-methylscutellarein),柳穿鱼素(pec-tolinarigenin)总状土木香醌(royleanone),柳穿鱼素(pec-tolinarigenin),总状土木香醌(royleanone),去氢总状土木香醌(dehydroroyleanone),α-香树脂醇(α-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白桦脂醇(betulin),海州常山二萜酸(clerodermic acid),无羁萜(friedelin),芹菜素(apigenin),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4′-dimethoxyflavone),三裂鼠尾草素(salvigenin),刺槐素(acacetin),(24S)-乙基-5,22,25-胆甾三烯-3β-醇[(24S)-ethylcholesta-5,22,25-triene-3β-ol],4α,24,24-三甲基-5α-胆甾-7,25-二烯-3β-醇(4α,24,24-trimethyl-5α-cholesta-7,25-dien-3β-ol)。还含有微量元素钴、锰、钼、铜、锌等。种子含新木脂体(neolignans)。

药理作用叶的乙醇提取物及苦味成分对妊娠大鼠子宫呈兴奋作用,能升高麻醉狗的血压,并增加肠管运动。水提取液亦有兴奋离体大鼠子宫的作用,对麻醉狗有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对肠管运动,小量兴奋,大量则抑制。从该植物分离出的甾醇,没有雌激素、雄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性味苦;辛;寒;有毒

归经心;肾;肝经

功能主治去瘀止血;爆湿杀虫。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内伤吐血;外伤出血;疮癣疥癞;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捣敷或研末撒撒。内服:适量,捣汁饮。

注意有毒,不宜内服。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洗zi癞,热毒。

2.《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能消肿,去瘀生新。

3.《中国药植志》:治疟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三角

    药材名称紫三角拼音Zǐ Sān Jiǎo别名叶子花来源紫茉莉科紫三角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以花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地栽培。化学成分含毛蕊草糖(verbascose,C

  • 玉溪天仙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溪天仙藤药材名称玉溪天仙藤来源胡椒科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胃痛,风湿关节

  • 牛脾

    《中药大辞典》:牛脾药材名称牛脾拼音Niú Pí别名牛连贴(《滇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脾脏。性味《滇南本草》:"水牛连贴,性温,味甘微酸。&

  • 黑豆衣

    药材名称黑豆衣拼音Hēi Dòu Yī别名黑豆皮、穞豆皮来源豆科大豆Glycine max (L.) Merr,以种皮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东。功能主治养血祛风。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

  • 石南实

    《中药大辞典》:石南实药材名称石南实拼音Shí Nán Shí别名鬼目(《本经》)。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南叶"

  • 茯神

    《全国中草药汇编》:茯神药材名称茯神拼音Fú Shén别名茯神木来源茯神:茯苓菌核中间(白茯苓)抱有松根或细松木心者的部份。多切成薄方块,坚实。茯神木:为茯神中的木心。多为弯曲不直

  • 扁豆根

    《中药大辞典》:扁豆根药材名称扁豆根拼音Biǎn Dòu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①《

  • 黑种草子

    《中国药典》:黑种草子药材名称黑种草子英文名SEMEN NIGELLAE来源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毛茛科植物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

  • 毛血藤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以根入药。

  • 荠苨苗

    药材名称荠苨苗拼音Qí Nǐ Miáo别名隐忍(陶弘景)出处《纲目》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荠苨的苗叶。性味《纲目》:"甘苦,寒,无毒。"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