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通

海通

《中药大辞典》:海通

药材名称海通

拼音Hǎi Tōnɡ

别名白灯笼、木常山(《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马鞭草种植物海通枝叶

原形态小乔木。小枝略呈四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单叶对生,具叶柄;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5~18厘米,宽6~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心脏形,全缘或波状,上面细毛疏生,下面密生黄色绒毛,沿叶脉较密,叶脉基部3出,每侧5~9条,于近叶缘处向上弯曲。阔圆锥状花序,顶生;花柄短;花萼杯状,先端5齿,齿狭披针形;花冠管状,先端5裂,裂片长卵形,外被白色短软毛;雄蕊5,花丝伸出,花药背着,2室纵裂;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伸出,柱头2裂。浆果倒卵形,深蓝色,包于宿萼内。

生境分部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志》:"治半边风。"

复方治小儿麻痹症:鲜海通草二两。冬蜜、开水炖服。(福建)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通

药材名称海通

拼音Hǎi Tōnɡ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Tomentose Glorybower

别名白灯笼、木常山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海通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mandarinorum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高2-20m。幼枝近四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髓部具黄色薄片状横隔。单叶对生;叶柄长1.5-5cm;叶片一近革质,宽卵形,卵状披针或微偏斜,背密被灰白色绒毛。伞房聚花序疏散,顶生,我分枝,花有香气,花序梗及花柄均密被黄褐色绒毛;苞片未见;小苞片小,线形;花萼钟状,淡绿色,长3-4mm,密被短柔毛和少数盘状腺体,结果时变为红色而毛渐少,萼齿5裂,钻形,长1.5-2.5mm;花冠白色或稀为淡紫色,外被短柔毛,花冠管纤细,长约1cm,裂片5,长圆形,长约3.5mm;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幼时绿色,成熟后蓝黑色,干后果皮常皱缩呈网状,宿萼约包被果一半以上。花期7-12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2200m的溪边、路旁、山坡林缘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主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

复方治小儿麻痹症:鲜海通草二两。冬蜜、开水肫服。(福建)

各家论述《中国药植志》:治半边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赤小豆叶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叶药材名称赤小豆叶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别名赤小豆藿(《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叶。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遗尿。①

  • 龙珠子

    药材名称龙珠子拼音Lónɡ Zhū Z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的果实。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疔肿。"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

  • 鸭脚黄边

    药材名称鸭脚黄边拼音Yā Jiǎo Huánɡ Biān别名水黄边、五角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裂叶星果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opyrum cavaleriei(Levl.e

  • 扁蒲扇

    药材名称扁蒲扇拼音Biǎn Pú Shàn别名歧花鸢尾、扇扇草、白射干、白花射干、野鸢尾来源鸢尾科扁蒲扇Iris dichotoma Pall.,以全草及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东

  • 蔊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蔊菜药材名称蔊菜拼音Hǎn Cài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来源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Rorippa montana (Wall.) Small或

  • 红茄苳

    药材名称红茄苳拼音Hónɡ Qié Dōnɡ英文名bark of Mangrove, bark of Fourpetale Mangrove别名红树皮、王梨跤出处始载于《中国树木分类学》。来源药材基源

  • 猬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猬菊药材名称猬菊来源菊科猬菊Takaikatzuchia lomonossowii (Trautv.) Kitag. et Kit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华北、甘

  • 树火麻

    《中药大辞典》:树火麻药材名称树火麻拼音Shù Huǒ Má别名电树、憨掌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树火麻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乔木,树皮灰白色,高5~1

  •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药材名称栗树根拼音Lì Shù Gē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

  • 木槿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槿皮药材名称木槿皮拼音Mù Jǐn Pí别名川槿皮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茎皮或根皮。春、夏砍伐茎枝,剥皮晒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