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火油草

火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油草

药材名称火油草

别名走马风

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千头艾纳香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以叶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止痛。用于头痛;外用于风湿骨痛,产后关节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鲜叶2两,水煎冲酒(0.5~1两)服。外用鲜叶适量,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水煎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火油草

药材名称火油草

拼音Huǒ Yóu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olate Blumea

别名走马风

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千头艾纳香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Conyza lanceolaria Roxb.; C. chinensis Lour.; Blumea spectabilis DC.]

采收和储藏:春、夏采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千头艾纳香高大草本或亚澧木,高1-3m。茎分枝,有棱条,幼枝和花序轴的毛较密,节间长0.6-2cm,在上部达5cm,或更长。下部和中部的叶有长2-3cm的柄;叶片倒披针形,狭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5-30cm,宽5-8cm,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或有时有短的耳状附属物,国缘有细或粗齿,上面有泡状突起,下面无毛或被微柔毛;侧脉13-20对,网脉明显;上部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cm,宽1-2.5cm,基部渐狭下延成翅状。头状花序多数,常3-4个簇生,排成顶生、塔形的大圆锥药序;总苞圆柱形或近钟形;总苞片5-6层,绿色或紫红色,弯曲,外层卵状披针形,背面被短柔毛,中层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内层线形,被疏毛;花托蜂窝状,被白色密柔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3齿裂;两性花少数,花冠檐部5浅裂,裂片被疏毛。瘦果圆柱形,有5条棱,被毛黄白色至黄褐色,糙毛状。花期1-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20-1500m的山坡、林缘、路旁草地或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干燥皱缩。叶片黑色,的革质,倒披针形、狭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5-30cm,宽5-8cm,基部渐狭,下延,或有时有短的耳状附属物,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细或粗齿,下面有泡状突起,无毛,下面无毛或被微柔毛,侧脉在下面凸起,网脉明显。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头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辛、平。有祛风湿、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风湿骨痛、产后关节痛、头痛、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钓樟根皮

    《中药大辞典》:钓樟根皮药材名称钓樟根皮拼音Diào Zhānɡ Gēn Pí别名光狗棍根皮(《常用中草药配方》)。出处《别录》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根或根皮。原形态大叶钓樟,又

  • 龙须草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药材名称龙须草拼音Lónɡ Xū Cǎo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

  • 沙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冬青药材名称沙冬青拼音Shā Dōnɡ Qīnɡ别名蒙古黄花木、蒙赫-哈尔加纳、冬青[内蒙古]来源豆科黄花木属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

  • 咸虾花

    《中药大辞典》:咸虾花药材名称咸虾花拼音Xián Xiā Huā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广州植物志》),万重花、狗狗木根(《广西药植名录》),狗仔花(《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 豇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豇豆药材名称豇豆拼音Jiānɡ Dòu别名姜豆、长豆来源豆科豇豆Vigna sinensis (L.)Sav.,以种子、叶、果皮、根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功

  • 百脉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脉根药材名称百脉根拼音Bǎi Mài Gēn别名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窝来源豆科百脉根属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以

  • 斑竹根

    《中药大辞典》:斑竹根药材名称斑竹根拼音Bān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根茎及根。9~10月挖根及根茎,晒干。原形态刚竹(《竹谱详录》),又名:台竹、鬼角竹、钢铁

  • 耐冬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耐冬果药材名称耐冬果拼音Nài Dōnɡ Guǒ别名小叶栒子、黑牛筋、刀口药、铺地蜈蚣来源蔷薇科耐冬果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以叶入

  • 毛毡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毡草药材名称毛毡草别名臭草、臭毛毡草来源菊科毛毡草Blumea hieraciifolia (D. Don)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

  • 山胡椒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药材名称山胡椒拼音Shān Hú Jiāo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取。原形态牛筋树,又名:牛荆条(《分类草药性》),油金楠、假死柴、臭枳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