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烟锅草

烟锅草

《中药大辞典》:烟锅草

药材名称烟锅草

拼音Yān Guō Cǎo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东亚唐松草。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毛。茎直立,红色,高65~150厘米。叶互生,2~3回3出复叶,具短柄,基部呈鞘状抱茎,叶片长达35厘米;小叶卵圆形,长1.6~5.5)厘米,宽1~4厘米,3浅裂,裂片全缘或具疏齿,下面被白粉,脉隆起。圆锥花序,长10~35厘米;花小形,直径约7毫米,黄绿色;萼片4,绿白色,狭卵形,长3~4毫米;无花瓣;雄蕊多数,长约7毫米;心皮2~4,柱头箭头形。瘦果卵球形,长2~3毫米,纵肋明显。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或山地林边和山谷沟边。分布贵州、湖北、四川、甘肃、陕西及华北、东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唐松草碱0.08%、唐松草任碱、高唐松草任碱、唐松草殂碱。茎、叶含唐松草碱0.004%、唐松草北碱和唐松草北碱甲醚。叶中还含黄酮甙唐松草素。

从叶、茎、根部所得到的季铵盐基,因其产地不同而各异。例如:日本德岛产品的叶、茎,根含唐松草碱,长野产品的茎、叶含高唐碱,高知产品含唐松草碱和小檗碱。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生物碱的作用,参见"唐松草"、"青木香"条。

性味《陕西中草药》:"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牙痛,急性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粉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烟锅草

药材名称烟锅草

拼音Yān Guō Cǎo

英文名East-Asia Low Meadowrue

别名马尾黄连金鸡脚下、马尾连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东亚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minus L.var.hypoleucum (Sieb.et Zucc.)Miq.[T.thunbergii DC.;T.thunbergii DC var.majus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用。

原形态东亚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1-1.5m,全株无毛。茎直立,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达4cm,基部有狭鞘;茎中部叶为三至四回三出羽状复叶,有短柄或无柄;叶片长达20cm;小叶纸质或薄某月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5-2cm;小叶纸质或薄革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5-2cm,宽1-2.5cm,先端3浅裂,或5裂齿,上面暗绿色,下面有白粉,呈粉绿色,叶脉隆起,网脉明显。圆锥花序长达3.5mm,黄绿色,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6mm,花丝丝状,花药狭和圆表,长约2mm,先端有短尖头;心皮3-5mm,有8条纵肋。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地林边或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由数至十数个节结连生,常中空。细根数十至百余条密生于根芭下面,长10-20(-30)cm,直径1-1.5mm,软而扭曲,常缠绕成团;表面浅棕色,疏松,皮层常脱落,脱落处现棕黄色木心;断面纤维性,气微,味稍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类圆形。表皮常脱落,残留者可见1裂方形表皮细胞,常压扁或特化为根毛。皮层较宽,靠外侧有2-3列纤维和纤维状石细胞,连成环带,细胞壁棕黄色,强木化;内皮层母细胞切向延长,分隔成3-4个子细胞,凯氏带明显。中柱鞘细胞2-3列,壁增厚,非木化。初生木质部三原型;木质部3束与在型纤维束相间排列。

化学成分根含唐松草碱(Thalictrine, Magnoflorine)0.08%、唐松草任碱(Thalicrine)、高唐松草任碱(Ho-mothalicrine)、唐松草姐碱(Thalithuberine)。茎、叶含唐松草碱0.004%、唐松草北碱(Thalicberine)和唐松草北碱甲醚(o-methylthalicberine)。叶中还含黄酮甙唐松草案(Tbalictiin)。从叶、茎、根部所得到的季按盐基,因其产地不同而各异。例如:日本德岛产品的叶、茎、根含唐松草碱,长野产品的茎、叶含高唐碱(Takatonin),高知产品含唐松草碱和小菜碱。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生物碱的作用,参见唐松草、青木香条。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主百日咳;痈疮肿毒;牙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撒敷患处;或煎水洗;或捣烂敷。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牙痛,急性皮炎,湿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花洋地黄

    药材名称毛花洋地黄别名毛花毛洋黄来源玄参科毛花洋地黄Digitalis lanata Ehrh.,以叶入药。化学成分叶含毛花洋地黄甙甲、乙、丙。毛花洋地黄甙丙经酶水解产生地毒甙(digoxin,C41

  • 苦豆根

    《中药大辞典》:苦豆根药材名称苦豆根拼音Kǔ Dòu Gēn别名秦头(《中田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扫雪苗、紫云英、山胡麻、草木犀状紫云英(《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出处《中国沙

  • 绵羊角

    药材名称绵羊角拼音Mián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角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清热明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鼻血雷

    《中药大辞典》:鼻血雷药材名称鼻血雷拼音Bí Xiě Léi别名鼻血连(《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冬季采挖,洗净切

  • 松子仁

    药材名称松子仁拼音Sōnɡ Zǐ Ré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华山松、红松、马尾松的种仁。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润肺,滑肠。用于肺燥咳嗽,慢性便秘。用法用量2~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蓼子草

    《中药大辞典》:蓼子草药材名称蓼子草拼音Liǎo Zǐ Cǎo别名小毛蓼(《种子植物名称》),小蓼子草、红蓼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蓼科植物细刺毛蓼的全草及根。开花期间采收。原形

  • 漆大姑

    《中药大辞典》:漆大姑药材名称漆大姑拼音Qī Dà Gū别名毛漆、毛七哥(《陆川本草》),毛七公、大毛七、算盘子、野南瓜(《南宁市药物志》),漆大伯(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杨漆姑婆(

  • 姬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姬蕨药材名称姬蕨别名冷水蕨来源蕨类姬蕨科姬蕨Hypolepis punctata (Thunb.) Mett.,以全草、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

  • 杠香藤

    《中药大辞典》:杠香藤药材名称杠香藤拼音Gànɡ Xiānɡ Ténɡ别名木贼枫藤(《浙扛天目山药植志》),万刺藤、犁头枫(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黄豆树(《中国高等植物

  • 止血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丹药材名称止血丹拼音Zhǐ Xuè Dān来源菊科止血丹Emilia sagittata (Vahl)DC.[Gynura sagittata DC.],以全草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