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猪毛草

猪毛草

药材名称猪毛草

拼音Zhū Máo Cǎo

别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叶柄丛生,细瘦有棱,长3~6厘米,稻秆色至褐棕色。叶二型,不生孢子的叶柄较短,叶广三角形,长7~15厘米,宽6~9厘米,2回羽状分裂,顶片由小羽片3枚组成,侧羽片2~3对,基部羽片有短柄,2~3回分叉,中部羽片1回分叉或不分叉,上部羽片常不分叉,裂片线形,长4~6厘米,宽1~2毫米,边缘除先端有锐锯齿外,均全缘,纸质,光滑无毛,叶轴赤色;着生孢子囊的叶柄较长,亦2回羽状分裂。孢子囊群看生于叶缘,连续不中断,但不及裂片之先端。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石隙中。分布贵州、四川、广西、湖北、陕西及甘肃南部。

性味性凉,味苦涩,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散毒。治犬咬伤、汤火伤、刀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忌内服。

复方①治狂犬咬伤:割鸡尾草根茎,加酒捶绒外包;另用善鸡尾草、化稿树皮、杨梅树皮,干者各二钱。煎水日洗三次。

②治汤火烫伤:善鸡尾叶,焙干为末,茶抽调,以鸭毛蘸涂患处。

③治刀伤:善鸡尾嫩叶、酸迷迷、糯米菜,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红豆树

    药材名称红豆树拼音Hónɡ Dòu Shù别名红豆来源豆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平。有小毒

  • 百两金叶

    药材名称百两金叶拼音Bǎi Liǎnɡ Jīn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的叶片。化学成分茎、叶含紫金牛酸、岩白菜素。性味《福建中草药》:"微咸,凉。"

  • 云南红豆蔻果

    药材名称云南红豆蔻果拼音Yún Nán Hónɡ Dòu Kòu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节鞭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conchigera Griff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

  • 大皮消

    药材名称大皮消别名踏皮树、毡帽老、牛尾巴树来源木犀科大皮消Franxinus pistacifolia Feng, mss.,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行气理血。主治食

  • 焦栀子

    药材名称焦栀子英文名FRUCTUS GARDENIAE PREPARATUS来源本品为栀子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形状同栀子或为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薄而脆,内表面棕色,种子团棕色或棕褐

  • 檫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檫树药材名称檫树拼音Chá Shù别名枫荷桂[广东]、独脚樟、天鹅枫、梓木[江西]来源为樟科檫木属植物檫树Sassafras tzamu Hemsl. [Pse

  • 山砂姜

    药材名称山砂姜拼音Shān Shā Jiānɡ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Peristylus别名斑叶玉凤兰、珍珠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

  • 楠材

    药材名称楠材拼音Nán Cái出处楠木一名,最早见于《肘后方》,梁《别录》称楠材,唐《本草拾遗》称"楠木枝叶"。明《纲目》曰:"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之状,枝叶不相碍,茂似

  • 狗蚁草

    药材名称狗蚁草别名链夹豆、练夹豆、小号野花生、山花生来源豆科狗蚁草Alysicarpus vaginalis (L.) DC.[A. mummulariaefolius DC.],以全草、根、叶入药。

  • 芋头花

    《中药大辞典》:芋头花药材名称芋头花拼音Yù Tou Huā别名芋苗花(《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花蕾。原形态详"芋头"条。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