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升麻

白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升麻

药材名称白升麻

拼音Bái Shēnɡ Má

来源蔷薇科白升麻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stellaris Rehd.,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主治感冒,头痛发烧。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升麻

药材名称白升麻

拼音Bái Shēnɡ Má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须花翠雀花。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大,有分歧,稍弯曲,深褐色,有长须根。茎直立,密被倒生的白色粗毛。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掌状5深裂,裂片再浅裂成多数裂片,两面均密生白色粗毛;茎基部的叶柄长18~26厘米,具纵棱,密被倒生白色粗毛。总状花序狭长;小苞片披针形;萼片5,紫蓝色,椭圆形,距钻形;退化雄蕊2,瓣片蓝色,2裂,有白色髯毛;雄蕊多数,心皮3。种子密生鳞状横翅。

生境分部生于深山林下。分布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升阳。

复方①治风热头痛:白升麻、十大功劳叶一枝黄花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三次。

②治水泻:白升麻、石菖蒲荭草花各五钱。煨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升麻

药材名称白升麻

拼音Bái Shēnɡ Má

英文名root of Tomentoseflower Larkspour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须花翠雀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var.pogonanthum(Hand.-Mazz.)W.T.Wang[D.pogonanthum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取根部,除去茎叶、杂质,先净,晒干。

原形态须花翠雀花,多年生草本。茎高60-100cm,与叶柄密被平展的硬毛,毛长达2-3mm。茎下部叶具长柄,基部有狭鞘;叶片五角形,长4.5-6cm,宽7.5-11cm,3深裂,中深裂片菱形,再3浅裂,浅裂片有缺刻状小裂片和牙齿,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两面疏被糙伏毛。茎上部叶稀疏,渐变小。总状花序狭长,通常具多数花;基部苞片线状,其他苞片线状披针形,密被糙毛;花梗被毛,长1.2-3.5cm;萼片蓝紫色,宽椭圆形,外面疏被硬毛,距钻形;花瓣蓝色;退化雄蕊蓝色,瓣片长方形,2浅裂,腹面有白色或黄色髯毛;雄蕊无毛;子房密被柔毛。蓇葖果;种子倒卵球形,密生鳞状横翅。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3600m间山地灌丛、林中或林边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

化学成分须花翠雀花含翠雀它灵(deltaline),翠雀它明(deltamine),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氨茴酰牛扁碱(anthranoyllycaconitine),狼毒乌头碱(lycoctonine),翠雀色明碱(delsemine),核替生酮(hetisinone),核替生(hetisine),洋翠雀康宁(ajaconine),还含滇川翠雀碱(delavaine)A、B。

性味辛;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升阳。主风热头痛;水泻

用法用量内服:3-6g,煎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蒿

    《中药大辞典》:岩蒿药材名称岩蒿拼音Yán Hāo别名乌拉-音-沙巴嗄(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种植物岩蒿的全草。夏、秋采挖,去净泥土,熬膏或晒干制炭。原形态岩蒿,又名:山蒿。半

  • 象牙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牙药材名称象牙拼音Xiànɡ Yá别名象牙屑来源来自长鼻目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E. africanns capensis),以

  • 法半夏

    药材名称法半夏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

  • 杜香

    药材名称杜香别名喇叭茶来源杜鹃花科杜香属植物宽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dilatatum Wahl.,以叶提取挥发油入药。夏秋采集,阴干。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化痰,止咳

  • 千叶独活根

    药材名称千叶独活根拼音Qiān Yè Dú Huó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millefolium Diels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挖,

  • 金钗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钗股药材名称金钗股别名树葱、大树葱、平棍子、岩豇豆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柱叶钗子兰Luisia teretifolia Gaudic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

  • 虎尾草

    药材名称虎尾草拼音Hǔ Wěi Cǎo别名水苏麻、沙虫药、荷麻根、大马鞭梢、大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萼香共菜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riocalys(Dunn)Ha

  • 面头叶

    药材名称面头叶拼音Miàn Tóu Yè别名栖头恒。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鹧鸪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leinhovia hospit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原形态鹧鸪麻

  • 楤木叶

    《中药大辞典》:楤木叶药材名称楤木叶拼音Sǒnɡ Mù Yè别名吻头(《本草拾遗》),树头菜(《本草推陈》)。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嫩叶。功能主治《本草推陈》:&q

  • 中华短肠蕨

    药材名称中华短肠蕨拼音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英文名Chinese Twin-sorus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