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残花
药材名称白残花
别名野蔷薇
来源蔷薇科白残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花: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主治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用量1~3钱。
根:活血通络。主治关节炎,面神经瘫痪。用量0.5~1两,水煎服;外用研末可治烫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白残花
别名野蔷薇
来源蔷薇科白残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花: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主治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用量1~3钱。
根:活血通络。主治关节炎,面神经瘫痪。用量0.5~1两,水煎服;外用研末可治烫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扁竹药材名称树扁竹别名石扁兰、燕尾扁竹兰、树竹、老鼠尾巴、鱼尾巴草、野扁竹、鸢尾叶莪白兰来源兰科莪白兰属植物鸢尾扁竹兰Oberonia iridifolia Lindl.,以全草
《中药大辞典》:紫云英子药材名称紫云英子拼音Zǐ Yún Yīnɡ Zǐ别名蒺藜子(《贵州民间药物》),草蒺藜(苏医《中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紫云英的种子。原形态植
药材名称尖萼厚皮香拼音Jiān è Hòu Pí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尖萼厚皮香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nstroemia luteaflora HuexL.K.Ling采
药材名称须叶藤拼音Xū Yè Ténɡ英文名Indian Flagellar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的根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gellaria in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药材名称鲫鱼头拼音Jì Yú Tóu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性味《药对》:"温。"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
《全国中草药汇编》:列当药材名称列当拼音Liè Dānɡ别名草苁蓉、独根草、兔子拐棒来源为列当科列当属植物列当Orobanche caerulescens Steph.,以全草入药。夏初采收
《中国药典》:珍珠药材名称珍珠拼音Zhēn Zhū英文名MARGARITA来源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 (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脚蟾蜍药材名称独脚蟾蜍别名掌裂草葡萄、金线吊蛤蟆、石蟾蜍来源葡萄科独脚蟾蜍Ampelopsis aconitifolia Bunge var. glabra Diels [A.
《中药大辞典》:山木通药材名称山木通拼音Shān Mù Tōnɡ别名冲倒山、千金拔、天仙菊(《江西草药》),蓑衣藤,万年藤(《湖南药材》),大叶光板力刚(《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大木通(《贵
药材名称三七草拼音Sān Qī Cǎo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