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穇子

穇子

《中药大辞典》:穇子

药材名称穇子

拼音Shān Zǐ

别名龙瓜粟、鸭爪稗(《纲目》),鸭爪粟(《品汇精要续集》),龙爪稷(《授时通考》),鸡爪粟、云南稗(《医林纂要》),雁爪稗(《三峡志》),鸭距粟(《广州植物志》)。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穇子种仁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秆直立,光滑,常分枝。叶鞘光滑;叶舌短,密生长1~2毫米之柔毛;叶片线形,长30~60厘米,宽5~10毫米,下面光滑,上面粗糙或具柔毛。穗状花序2~9枚,簇生茎顶,长4~9厘米,成熟时常弯曲如鸡爪;小穗含5~6花。长7~9毫米;颖披针形,先端尖,有脊,脊具翼,翼上粗糙,第一颖长约3毫米,第二颖长约4毫米;外稃有脊,脊上具狭翼,第一外稃长约4毫米;内稃具2脊,短于外稃;雄蕊3枚,花药长约1毫米。种子球形,长约1.5毫米,黑褐色,其表面之皱纹不显着。

生境分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有栽培。

药理作用以穆子代替米作大鼠饲料,可促进其生长;并使其肝中脂肪含量增高,而穆子与米两者蛋白质的含量并无显着差异。

性味甘,温。

①《救荒本草》:"甘。"

②《纲目》:"甘涩,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苦,温。"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纲目》:"补中益气,厚肠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穇子

药材名称穇子

拼音Shān Zǐ

英文名seed of Ragimillet

别名龙爪粟、鸭爪稗、龙爪稷、鸡爪粟、云南稗、雁爪稗、鸭距粟、野粟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1.《救荒本草》:穇子,生水田中,及下湿地内。苗叶似稻,但差短,梢头结穗,仿佛稗子穗,其子如黍粗大,茶褐色。

2.《纲目》:穇子, 山东、河南亦五月种之。苗如茭黍,八、九月抽茎,有三棱,如水中ZHE草之茎,开细花,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歧,如鹰爪之状,内有细子,如黍粒而细,赤色。其稃甚薄,其味粗涩。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穇子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usine coracana(L) Gaertn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搓下种仁,再晒干。

原形态穇子,一年生粗壮簇生草本。秆直立,高50-120cm,常分枝。叶鞘长于节间,光滑;叶舌先端密生长柔毛,长1-2mm;叶片线形,长30-60cm,宽5-10mm,下面光滑,上面粗糙或具柔毛。穗状花序5-8个呈指状着生秆顶,长5-10cm,宽8-10mm;小穗含5-6个小花,长7-9mm;颖坚纸质,先端急尖;第1颖长约3mm,第2颖长约4mm;外稃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背部具脊,脊缘有狭翼,长约4mm,具5脉,内稃狭卵形,具2脊,粗糙口鳞被折叠,具3脉;花柱自基部即分离。果为囊果,种子近球形,黄棕色,表面皱缩;胚长为种子的1/2-3/4,种脐点状。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长江以南及陕西、安徽、河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及陕西、安徽、河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球形,直径约1.5mm。种皮呈褐色,表面有不明显的皱纹。种仁小,黄白色。气微,味淡。

药理作用促生长作用:以 穇子代替米作大鼠饲料,可促进其生长;并使其肝中脂肪含量增高,而 穇子与米两者蛋白质的含量并无显着差异。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胃疾病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粥食或磨作面蒸食。

各家论述《纲目》:补中益气,厚肠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藏红花

    药材名称藏红花拼音Zànɡ Hónɡ Huā别名撒法即(《医林集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

  • 李树胶

    《中药大辞典》:李树胶药材名称李树胶拼音Lǐ Shù Jiāo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树脂。在李树生长繁茂的季节,收采树干上分泌的胶质,晒干,除去杂质。性味《纲目》:"苦,

  • 肉珊瑚

    药材名称肉珊瑚别名无叶藤、珊瑚、铁珊来源萝藦科肉珊瑚Sarcostemma acidum (Roxb.) Voig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收敛,止咳,催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石枣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枣子药材名称石枣子别名果上叶、鸦雀还阳、岩火炮来源兰科石仙桃属植物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 Schlecht.,以假鳞茎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

  • 番杏

    《全国中草药汇编》:番杏药材名称番杏拼音Fān Xìnɡ别名白番杏来源番杏科番杏Tetaragonia expansa Mu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功能主治主治胃

  • 栗叶

    《中药大辞典》: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②《现代实用中药

  • 白蔹

    《中国药典》:白蔹药材名称白蔹拼音Bái Liǎn英文名RADIX AMPELOPSIS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

  • 红花岩黄芪

    药材名称红花岩黄芪拼音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英文名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别名红黄芪、黄芪。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

  • 虎斑游蛇

    药材名称虎斑游蛇拼音Hǔ Bān Yóu Shé来源有鳞目游蛇科虎斑游蛇Natarix tigrina lateralis (Berthord),以全蛇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

  • 风箱树

    药材名称风箱树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别名假杨梅、大叶水杨梅、珠花树、水壳木来源茜草科风箱树属植物风箱树Cephalanthus naucleoides DC.[C. occi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