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箭杆七

箭杆七

药材名称箭杆七

拼音Jiàn Gǎn Qī

别名草寄生、横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中国野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inetia sinensis G. Beck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中国野菰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30cm。全株无毛。茎目中部以下分枝,紫褐色或淡紫色,长6-7cm。叶疏生于茎的近基部;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8mm,宽3-4mm。花大,紫红色,单生于茎端;花梗紫红色,直立,具明显的条纹;花萼佛焰苞状,船形,长4.5-5cm,一侧裂开至基部1.5-2cm处,先端钝圆;花冠近唇形,红紫色,或有时下部白色,上部红紫色,长5.5-6cm,先端5浅裂,裂片的圆形近扇形,长约8mm,宽1-1.2cm,边缘具小齿;雄蕊4枚,花丝纤细,着生于花冠筒的近基部,花药仅一室发育,下方一对雄蕊的药隔基部延长成距状物;子房蕊的药隔基部延长成距状物;子房一室,花柱粗壮,柱头肉质,盾状。蒴果长圆锥形或圆锥形,长2-2.5cm,径约1.5cm,成熟后二瓣开裂。种子多数,微小,近圆表。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寄生于海拔800-920m的禾草类植物的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主风湿痹痛;骨髓炎;咽喉肿痛;尿路感染;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漱口。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麻油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马豆根

    药材名称山马豆根拼音Shān Mǎ Dòu Gēn别名山豆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云南野豇豆,又名

  • 焦槟榔

    药材名称焦槟榔英文名SEMEN ARECAE PREPARETA来源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cm,厚1~2mm。表面焦黄色,可见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

  • 黄桷叶

    《中药大辞典》:黄桷叶药材名称黄桷叶拼音Huánɡ Jué Yè别名大榕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原形态黄葛树(《边州闻见录》),

  • 白牛膝

    《中药大辞典》:白牛膝药材名称白牛膝拼音Bái Niú Xī别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长深根(《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夏末秋初采

  • 五叶薯

    药材名称五叶薯拼音Wǔ Yè Shǔ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

  • 小齿锥花

    药材名称小齿锥花拼音Xiǎo Chǐ Zhuī Huā别名木锥花来源唇形科小齿锥花Gomphostemma microdon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

  • 全缘榕

    药材名称全缘榕拼音Quán Yuán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奶汁草、土麻黄、水沉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全缘榕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andurta Hance var. hol

  • 旱柳

    药材名称旱柳拼音Hàn Liǔ别名杨柳、山杨柳来源杨柳科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以根、根须、皮、枝、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四川。性味苦,寒

  • 祖师麻

    《中药大辞典》:祖师麻药材名称祖师麻拼音Zǔ Shī Má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

  • 东北蛔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