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线叶蓟

线叶蓟

《中药大辞典》:线叶蓟

药材名称线叶蓟

拼音Xiàn Yè Jì

别名红花、山红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纺锤形,稀疏分枝,肉质。茎直立,上部分枝,有白色蛛丝状毛或细软毛。基部叶于花后雕落;中部叶近无柄,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上面粗糙,下面有稀疏白色蛛丝状毛,边缘不规则浅裂或不裂,并有长短不等的尖刺;上部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有长柄,总苞圆球形,紫红色;花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瘦果长椭圆形,有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丘陵、低山坡疏林下、郊野路边、水沟边和空旷地上。分布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线叶蓟甙A和B,A为5,4’-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或5,4’-二羟基-3,6,8-三甲氧基黄酮的葡萄糖甙。

性味酸,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线叶蓟根一两(或花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赤白带:线叶蓟根五钱,白英一两半,益母草四钱,棕榈子一两,紫花地丁丹参各六钱。水煎服。

③治尿路感染:鲜线叶蓟根、过路黄各一两,地榆根、紫金牛车前草各五钱。水煎服。

④治跌打损伤:线叶蓟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

⑤治乳腺炎:鲜线叶蓟根、葱白各适量。捣烂,加热,喷黄酒适量,敷患处。

⑥治疖痈:鲜线叶蓟根适量。捣烂,加黄酒敷患处。

⑦治神经性皮炎:线叶蓟根二两,千里光一两,水煎服,连服十天以上;另取苦参煎水,外洗患处。

⑧治毒蛇咬伤:线叶蓟根、山白菊根,加鸡蛋清捣烂外敷,每天换药一次。(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线叶蓟

药材名称线叶蓟

拼音Xiàn Yè Jì

英文名all-grass of Linearleaf Thustle

别名红花、山红花、尖叶小蓟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lineare (Thunb.) Sch.- Bip.var. Pallidum (Kitam. ) Ling;[Carduus linearis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线叶蓟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直伸。茎直立,有条棱,上部有分枝,全部茎枝被稀疏的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或无毛至几无毛。下部和中部茎叶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6-12(-23)cm,宽2-2.5(-5)cm,向上的叶渐小,全部茎叶不分裂,先端急尖或钝或尾状渐尖,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民办柄,上部叶则无柄,上面绿色,被双细胞长或短节毛,下面色淡或呈淡白色,被稀疏的蛛丝状毛,边缘稀疏的蛛丝状毛,边缘细密的针刺,少有在叶下部两侧边缘有凹缺状微浅齿的。头状花序生茎枝端;总苞片形或长卵形,直径1-2cm;总苞片约6层,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先端有针刺,内层先端渐尖,最内层先端膜质扩大,红色;花紫红色,花冠长约2cm,不等5深裂。瘦果倒金字塔状,长约2.5mm,先端截形;冠毛浅褐色,多层,呈刚毛长羽毛状,长达1.5cm。花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700的山地草坡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及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中国蓟醇(cirsilineol),3-去甲中国蓟醇(cirsiliol)[1,3,中国蓟醇4-葡萄糖甙(cirsilineol-4-monogluco-side)和 3-去甲中国蓟醇4-葡萄糖甙(cirsiliol-4-monoglu-coside)[2,4]。

性味味酸;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乳腺炎;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疖;痈;神经性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鳝藤药材名称黄鳝藤拼音Huánɡ Shàn Ténɡ别名勾儿茶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 Brongn

  • 八哥

    药材名称八哥拼音Bā Gē别名寒皋(《淮南万毕术》),鸲鹆(《唐本草》),花鹆(《荆楚岁时记》),哵哵鸟(《广韵》)。出处《纲目》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原形态八哥(《纲目》) 体长约25厘米。嘴形

  • 鹰骨

    《中药大辞典》:鹰骨药材名称鹰骨拼音Yīnɡ Gǔ别名鹞婆骨(《陆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骨胳。原形态苍鹰(魏澹《文集》),又名:黄鹰(魏澹《文集》),鷞鸠(《尔雅翼》),角鹰(《

  • 牯岭凤仙花

    药材名称牯岭凤仙花拼音Gǔ Lǐnɡ Fènɡ Xiā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牯岭凤仙花的全草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avidi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

  • 红辣树根

    药材名称红辣树根拼音Hónɡ Là Shù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根。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略弯曲,往往分枝,长10~25厘米,径1.5~3厘

  • 柿木皮

    《中药大辞典》:柿木皮药材名称柿木皮拼音Shì Mù Pí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柿蒂"条。功能主治治下血及汤火伤。

  • 穬麦蘖

    《中药大辞典》:穬麦蘖药材名称穬麦蘖拼音Kuànɡ Mài Niè别名麦芽(《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裸麦的发芽颖果。原形态裸麦,又名:穬麦(《别录》),草麦

  • 驴毛

    《中药大辞典》:驴毛药材名称驴毛拼音Lǘ Máo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毛。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治头中一切风,驴毛一斤炒令黄,投一斗酒中,渍三日,空心细细饮,使醉,覆卧取汗,明日更依前

  • 舌状蜈蚣藻

    药材名称舌状蜈蚣藻来源藻类红藻门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 Yamada,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鞭虫、蛲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潮风草

    药材名称潮风草来源萝藦科潮风草Cynanchum ascyrifolium (Franch. et Sav.) Matsu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摘录《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