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聚花草

聚花草

药材名称聚花草

拼音Jù Huā Cǎo

别名水竹菜、水打不死、水竹叶草、竹叶藤、塘壳菜、过江竹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聚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oscopa scandens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聚花草 多年生粗壮草本,高40-100cm。下部匍匐地面,幼株密被毛。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4-10cm,宽1.2-3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鞘,叶鞘长1-1.5cm,密被长硬毛至近无毛,鞘口具长睫毛,上面粗糙,下面稍被毛。花小而多,排成顶生稠密的圆锥花序,花序长4-6cm;总花梗极短;苞片叶状;小苞片鳞片状;萼片3,椭圆形,长约3mm,背面被腺毛;花蓝色或紫色,稀粉白色;花瓣3,分离,倒卵形,稍长于萼片;雄蕊6,全育,花丝无毛;子房卵形,2室,花柱线形,长约6mm。蒴果印圆形,稍压扁,顶尖。种子半椭圆形,灰白色,有辐射纹,胚盖白色,位于背面。花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400m的山谷或林下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解毒。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淋证;水肿;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湖北楤木

    药材名称湖北楤木拼音Hú Běi Sǒnɡ Mù别名刺包头、飞天蜈蚣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湖北楤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hupehensis Hoo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

  • 活血丹

    药材名称活血丹拼音Huó Xuè Dān别名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白耳莫、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午年冷、遍地金钱、金钱早草、金钱 艾、也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甾骨风、蛮子草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竹节草

    《中药大辞典》:竹节草药材名称竹节草拼音Zhú Jié Cǎo别名竹节菜、翠蝴蝶、翠娥眉、笪竹花、倭青草(《救荒本草》),竹菜、鸭跖草(《岭南采药录》)。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

  • 甘露子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

  • 鸭嘴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嘴癀药材名称鸭嘴癀拼音Yā Zuǐ Huánɡ别名小接骨、双须蜈蚣、四方草[厦门]、鸡舌癀、定经草、田边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

  • 黄山药

    药材名称黄山药别名黄姜、姜黄草、知母山药、小哨姜黄、老虎姜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辛

  • 酸模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模药材名称酸模拼音Suān Mó别名山菠菜、野菠菜、酸溜溜、牛舌头棵、水牛舌头,田鸡脚来源蓼科酸模属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四方木皮

    药材名称四方木皮别名火焰木来源豆科无忧花属植物中国无忧花Saraca chinensis Merr. et Chun,以树皮和叶入药。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叶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

  • 蛤仔壳

    药材名称蛤仔壳拼音Há Zǎi Ké出处《东北动物药》来源为帘蛤科动物蛤仔的贝壳。原形态蛤仔,又名:蚬子。贝壳卵圆形,坚厚,膨胀。壳顶稍凸出,稍向前方弯曲,位于背缘的靠前方。小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