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莲座蓟

莲座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蓟

药材名称莲座蓟

拼音Lián Zuò Jì

别名食用蓟

来源菊科莲座蓟Cirsium esculentum (Sievers)C. A. Mey.,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新疆。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排脓,托毒,止血。主治肺脓肿,疮痈肿毒,皮肤病,肝热,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或适量研面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莲座蓟

药材名称莲座蓟

拼音Lián Zuò Jì

别名食用蓟(《内蒙古中草药》)。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莲座蓟全草。夏、秋花盛开时或结果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茎或具短茎。根生叶长圆状倒披针形,呈莲座状,具羽状缺刻,裂片钝头,边缘有黄色开展的长刺及短刺。头状花序数个密集,较大,直径3~4厘米;全为管状花,紫色,花的下筒部比上筒部长出1/3至1/2;总苞片线形或披针形,先端有刺尖。瘦果长圆形,有羽状冠毛,冠毛与花冠略等长。

生境分部生于隰草地或湖边湿地、沼泽性草甸子。分布新疆、内蒙古和东北等地。

化学成分含黄酮类。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排脓托毒,止血。治肺脓肿,疮痈肿毒,皮肤病,肝热,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为散。

复方治肺脓肿:莲座蓟二钱,远志三线,桔梗一钱。共研缅面。每日三次,每次一钱,温开水送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莲座蓟

药材名称莲座蓟

拼音Lián Zuò Jì

英文名Herb of Rosette Thistle

别名食用蓟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莲座蓟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esculentum (Sievers )C. A. Mey. [Cnicus esculentus Sievers ]

采收和储藏:夏、秋花盛开时或结果时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莲座蓟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有多数须根。无茎或有高10cm,左右的短茎。基生叶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2-20cm,宽3-6cm,先端钝,有刺,基部渐狭成有翅的柄,羽状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钝头,边缘钝齿和针刺,两面有弯曲的毛,下面沿脉较密。头状花序无梗或有短梗,长椭圆形,长3-4cm,宽2-3cm,数个密生于莲座状的叶间或茎端;总苞无毛,基部有1-3小叶;总苞片6层,外层条状披针形,刺尖头,略有睫毛,中层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锐尖,最内层条条形;全为管状花,花冠红紫色,长2.5-3.3cm,下部狭筒长1.5-2cm。瘦果长圆形,长3-4mm,冠毛羽状,与花冠近等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岸湿润草地及沼泽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含黄酮类。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排脓;托毒;止血。主肺脓肿;支气管炎;疮痈肿毒;吐血;咯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复方治肺脓肿:莲座蓟二钱,远志三钱,桔梗一钱。共研细面。每日三次,每次一钱,温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蒲桃根皮

    药材名称蒲桃根皮拼音Pú Táo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蒲桃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jambos (L.)Al-st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乘鲜剥取根皮,

  • 两面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面青药材名称两面青拼音Liǎnɡ Miàn Qīnɡ别名甲满来源紫金牛科两面青M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

  • 白豆蔻

    《中药大辞典》:白豆蔻药材名称白豆蔻拼音Bái Dòu Kòu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

  • 野颠茄

    《中药大辞典》:野颠茄药材名称野颠茄拼音Yě Diān Qié别名癫茄(《广州植物志》),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广西药植名录》),红癫茄、黄贡茄、鬼茄(《广东中草药》),

  • 黑龙串筋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龙串筋药材名称黑龙串筋拼音Hēi Lónɡ Chuàn Jīn别名大叶勾儿茶、黑观音来源鼠李科黑龙串筋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 九莲灯

    药材名称九莲灯拼音Jiǔ Lián Dēnɡ英文名Plicate Twayblade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

  • 野苏麻

    药材名称野苏麻拼音Yě Sū Má别名野藿香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全草。秋后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四方形,紫红色,具毛。叶对生,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于平截

  • 假茶辣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茶辣药材名称假茶辣拼音Jiǎ Chá Là别名亚洛轻[傣语]、大苦木、臭子来源楝科浆果楝属植物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 (Pell

  • 山花生

    药材名称山花生拼音Shān Huā Shēng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L.)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洗净,

  • 刺海松

    药材名称刺海松拼音Cì Hǎi Sōnɡ别名刺松藻来源藻类绿藻门刺海松Codium fragile (Sur.)Hariot,以叶状体入药。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驱蛔虫。用法用量水煎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