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豨莶果

豨莶果

《中药大辞典》:豨莶果

药材名称豨莶果

拼音Xī Xiān Guǒ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毛梗豨莶果实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豨莶"条。

功能主治驱蛔虫。

复方驱蛔虫:㈠腺梗豨莶果实三至五钱,早晨饭后(吃半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㈡豨莶草果实三至五钱,槟榔三钱。煎浓汁,早晨饭后(最好吃半饱),一次服,连服二天。(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豨莶果

药材名称豨莶果

拼音Xī Xiān Guǒ

英文名Fruit of Common St. Paul's wort, Fruit of Glandularstalk St. Paul's wort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egesbecia orientalis L. S. Pubescens Makino S. glabrescens 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晒干。

原形态1.豨莶一的生草本,高30-100cm。切直立,上部分枝常成复二歧状,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基部叶花期枯萎;叶部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8-6.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成具翼的柄,边缘有不规则的浅裂或粗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具腺点,两面被毛,三出基脉,侧脉及网脉明显;上部叶渐小,卵状长圆形,边缘浅波状或全缘,近无柄。头状花序多数,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梗长1.5-4cm,密生短柔毛;总苞阔钟状;总苞片2层,叶质,背面被紫褐色头状具柄的腺毛,外层苞片5-6枚,线状匙形或匙形,开展,长8-11mm,宽约1.2mm;内层苞片卵状长圆表或卵圆形,长约5mm,宽约1.5-2.2mm;外层托片长圆形,内弯,内层托片倒卵状长圆形;花黄色;雌花花冠的管部长约0.7mm;两性管状花上部钟状,上端有4-5卵圆形裂片。瘦果倒卵圆形,有4棱,先端有灰褐色状突起,长3-3.5mm,宽1-1.5mm。花期4-9月,果期6-11月。

2.腺梗豨莶豨莶的区别在于;花梗和分枝的上部被紫褐色头具柄的密腺毛和长柔毛;中部以上的地卵圆形或卵形,边缘有尖头齿;分枝非二歧状。总苞背面密被紫褐色头状盼柄腺毛;舌状花的花冠管部长1-1.2mm,舌片先端2-3齿裂,有时5齿裂。瘦果4棱,先端有灰褐色球状突起。花期5-8月,果期6-10月。

3.毛梗豨莶与前2种的不同点在于;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伏的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有时二角状卵形,边缘有规则的齿;茎上部分枝非二歧状。总苞片背面密被紫褐色头状有柄的腺毛;托生倒卵状长圆形,背面疏被头状具柄腺毛。花期4-9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2700m的山野、荒草地、灌丛及林下。

2.生于海拔100-3400m的山坡、灌丛、林中或路旁。

3.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坡、路旁草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3.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驱蛔虫。主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g,早晨饭后煎浓汁顿服,连服2d

复方驱蛔虫:一、腺梗 豨莶果实三至五钱,早晨饭后(吃半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二、豨莶草果实三至五钱,槟榔三钱。煎浓汁,早晨饭后(最好吃半饱),一次服,连服二天。(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琉璃草果实

    药材名称琉璃草果实拼音Liú Lí Cǎo Guǒ Shí别名大粘染子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果实。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治小儿腹泻。用法

  • 黄牛毛藓

    药材名称黄牛毛藓拼音Huánɡ Niú Máo Xiǎn别名刀口药、金牛毛来源药材基源:为牛毛藓科植物黄牛毛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trichum pallidum(Hedw.)Hamp.

  • 胡莲

    药材名称胡莲拼音Hú Lián别名狗牙贝、尖贝母、酒母七、太白尖贝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藏洼瓣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loydia tibetica Baker ex Oliv.[Huo

  • 倒心叶桃叶珊瑚

    药材名称倒心叶桃叶珊瑚拼音Dǎo Xīn Yè Táo Yè Shān Hú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倒心叶珊瑚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obcordata(Rehd.)Fu采收和储藏

  • 春花木

    药材名称春花木拼音Chūn Huā Mù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车轮梅的枝叶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车轮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树、凿角、铁里木、石桂。直立灌木,近秃净,高1~4米

  • 桑鳸

    药材名称桑鳸拼音Sānɡ Hù别名桑扈(《诗经》),青雀、窃脂(陆玑《诗疏》),蜡嘴雀、蜡嘴(《纲目》)。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原形态体长20余厘米。嘴厚而强,呈

  • 青钱柳叶

    药材名称青钱柳叶拼音Qīnɡ Qián Liǔ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青钱柳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Iljin.[Pterocarya

  • 刺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药材名称刺栗子拼音Cì Lì Zi别名细梗蔷薇来源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陕西。

  • 棘刺花

    《中药大辞典》:棘刺花药材名称棘刺花拼音Jí Cì Huā别名刺原、菥蓂,马朐(《别录》),棘花(《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花。性味《别录》:"味苦

  • 定心散

    《中药大辞典》:定心散药材名称定心散拼音Dìnɡ Xīn Sàn出处浙江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