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
药材名称鲇鱼
拼音Nián Yú
别名鲶鱼、胡子鲢、鲶巴郎、粘鱼
来源鲱形目鲇科鲇鱼Parasilurus asotus (L.),以全鱼(除去内脏)入药。
生境分部黑龙江、长江和珠江流域。
功能主治利水,催乳。
复方治水肿:鲇鱼1条,香菜5两,香油适量,将鱼剖腹去杂,把香菜纳入鱼腹中,香油加水炖食(不加盐),连续服用。
治妇女乳汁不足:鲇鱼1条,熬汤,卧鸡蛋,连续服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鲇鱼
拼音Nián Yú
别名鲶鱼、胡子鲢、鲶巴郎、粘鱼
来源鲱形目鲇科鲇鱼Parasilurus asotus (L.),以全鱼(除去内脏)入药。
生境分部黑龙江、长江和珠江流域。
功能主治利水,催乳。
复方治水肿:鲇鱼1条,香菜5两,香油适量,将鱼剖腹去杂,把香菜纳入鱼腹中,香油加水炖食(不加盐),连续服用。
治妇女乳汁不足:鲇鱼1条,熬汤,卧鸡蛋,连续服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刺郎果拼音Cì Lánɡ Guǒ别名老虎刺、锈花针、刺檀香、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issa spinarum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
《全国中草药汇编》:番木瓜药材名称番木瓜拼音Fān Mù Guā别名木瓜[两广]来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以果实入药。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
《中药大辞典》:螳螂药材名称螳螂拼音Tánɡ Lánɡ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尔雅》),蚀肬(《本经》),髦(《方言》),蚚父(《说文》),天马(《吕氏春秋》高诱注),螗螂、
药材名称兔子毛拼音Tù Zi Máo出处《内辈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西伯利亚艾菊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具多数残留的干
《中药大辞典》:乌桕木根皮药材名称乌桕木根皮拼音Wū Jiù Mù Gēn Pí别名卷根白皮(《草木便方》),卷子根(《分类草药性》),乌臼(《摘元方》)。出处《纲目》来
药材名称拟进里香拼音Nǐ Jìn L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proximus Serg.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拟
《全国中草药汇编》:墨七药材名称墨七别名独儿七、活血莲、鞘叶乌头、笋尖七来源毛茛科墨七Aconitum vaginatum Prit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贵州、四川。性味辛、苦,温。有小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药材名称岩菖蒲拼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岩七、兰花岩陀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药材名称椆李拼音Zhòu Lǐ别名臭李子、吗嘎[蒙名]来源蔷薇科椆李Padus asiatica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止泻痢。治腹泻。用法用量3~5钱
药材名称澜江百合拼音Lán Jiānɡ Bǎi Hé别名察区大丝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澜江百合的鳞茎。8~9月采挖,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开水略烫,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