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开口

黄开口

《中药大辞典》:黄开口

药材名称黄开口

拼音Huánɡ Kāi Kǒu

别名老虎脚迹草(《中国药植志》),见血住(《湖北科技》)。

出处《江苏药材志》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轮叶排草带根全草。5~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具铁锈色柔毛。茎通常单出,甚少分枝。3叶轮生至多叶轮生,茎顶端的叶多数聚生,根生叶有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5厘米,宽5~12毫米,先端钝尖至渐尖,基部狭楔形;无柄。花密集生于茎端,外面花梗长于内面花梗;萼5裂,裂片线形,长约1厘米,背部突起,具长毛及不显着黑线纹;花冠黄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舌状,先端钝尖,或稍微缺,较萼片稍长;雄蕊5,长为花冠之半,花丝基部连合成筒;花柱约与雄蕊等长。蒴果近球形,径约4毫米。花期5~6月。果熟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分布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山东、河南等地。

功能主治降血压,解蛇毒。

复方①治高血压症:每晚取轮叶排草三至五株。煎水一碗口服,连服三、四月。(《中国药植志》)

②治毒蛇咬伤;轮叶排草嫩头七个。打汁,冲冷开水一盅,一次服用。同时口含烧酒,在蛇咬处吸出其毒液(严防毒液下咽)。(《江苏药材志》)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

取新鲜全草洗净,水煎浓缩后,加5%沙糖及适量防腐剂和矫味品,制成每50毫升含鲜草1两的糖浆备用。每日一次,每次50毫升,临睡前用温开水冲服。观察44例,服药16天。服药期间停服其他降压药物,但辅助药如亚油酸丸、复方芦丁等仍照常服用。按照1972年全国防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座谈会规定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降压疗效属显效者2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症状疗效属显效者5例,有效30例,无效9例。症状减轻较明显者依次为头胀目糊、眩晕、颈项板硬、失眠、便秘。服药后有少数失眠或胃部不适,余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和药物反应。据观察,对原发性Ⅱ期高血压症,中医辨证属于阴虚阳亢而以阳亢为主的患者效果较好;对更年期妇女血压增高及肾性高血压的效果均不佳。

②止血

采用下列剂型内服、注射或外用。㈠煎剂:取见血住(黄开口)全草干品0.5~1两,鲜品2~3两,每日两次煎服。㈡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肌肉注射,每次2~5毫升,每日2次;或供作外用止血。亦可制成葡萄见血住注射液,供静脉注射,每日2次,每次10毫升。㈢外用粉剂:将见血住晒干(不宜炒)研粉,密封高压消毒。用于外伤出血,将药粉撒于出血的伤口上,以敷料轻轻压迫,包扎,即可止血。此外,也可制成片剂、丸剂服用。临床共观察各种出血患者174例,用药后很快止血、完全痊愈的计186例(78.2%),出血量显着减少的共23例(13.2%),无效15例(8.6%)。经验证明,见血住鲜草比干品作用强;静脉注射剂较肌肉注射剂效果好。临床应用本品时,须配合其他药物进行病因治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开口

药材名称黄开口

拼音Huánɡ Kāi Kǒu

别名老虎脚迹草、见血住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轮叶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klattiana Hance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45cm。全株被铁锈色多细胞长柔毛。茎通常2至数条簇生,直立,近圆形,不分枝或偶有分枝。叶6至多枚在茎端密集成轮生状,在茎下部各节3-4枚轮生或对生,很少互生;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披外形至狭披针形,长2-5.5(11)cm,宽5-12(-25)mm,先端渐尖或稍钝,基部楔形,两面均被多细胞柔毛。花集生于茎端成伞形花序,极少在花序下方的叶腋有单生之花;花梗长7-12mm,被稀疏柔毛,果时下弯;花萼长9-10m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成钻形,背面被疏柔毛,中脉明显,近基部常有不明显的黑色腺条;花冠黄色,长11-12mm,5深裂,基部合生部分长2.5-3mm,裂片狭椭圆形,宽约5mm,先端钝或微缺,有棕色或黑色长腺条,边缘有纤毛;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成高约2.5mm的筒,分离部分长2-3mm,花药卵形,长约1.5mm;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无毛或疏布白色透明小腺点,1室,花柱长约5mm,丝状,伸出雄蕊之上,柱头头状而扁。蒴果近球形,直径3-4mm;成熟时上部呈五齿裂,内有多数种子,细小,卵形而扁,黑褐色,表面有微细突起物;基部有宿萼,果柄细长,弯向下垂。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林缘和山坡阴处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苦;涩;性微寒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平肝;解蛇毒。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失眠;高血压病;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高血压症: 每晚取轮叶排草三至五株。煎水一碗口服,连服三、四月。(《中国药植志》)②治毒蛇咬伤: 轮叶排草嫩头七个。打汁,冲冷开水一盅,一次服用。同时口含烧酒,在蛇咬处吸出其毒液(严防毒液下咽)。(《江苏药材志》)

临床应用1.治疗高血压:取新鲜全草洗净,水煎浓缩质,加5%沙糖及适量防腐剂和矫味品,制成每50ml含鲜草1两的糖浆备用。每日一次,每次50ml,临睡前用温开水冲服。观察44例,服药16天。服药期间停服其他降压药物,但辅助药如亚油酸丸、复方芦丁等仍照常服用。按照1972年全国防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座谈会规定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降压疗效属显效者2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症状疗效属显效者5例,有效30例,无效9例。症状减轻较明显者依次为头胀目糊、眩晕、颈项板硬、失眠、便秘。服药后有少数失眠或胃部不适,余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和药物反应。据观察,对原发性Ⅱ期高血压症,中医辨证属于阴虚阳亢而以阳亢为主的患者效果较好;对更年期妇女血压增高及肾性高血压的效果均不佳。

2.止血:采用下列剂型内服、注射或外用。

2.1.煎剂:取见血住(黄开口)全草干品0.5-1两,鲜品2-3两,每日两次煎服。

2.2.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1g,肌肉注射,每次2-5ml,每日2次;或供作外用止血。亦可制成萄萄糖见血住注射液,供静脉注射,每日2次,每次10ml。国外用粉剂:将见血住晒干(不宜炒)研粉,密封高压消毒。用于外伤出血,将药粉撒于出血的伤口上,以敷料轻轻压迫,包扎,即可止血。此外,也可制成片剂、丸剂服用。临床共观察各种出血患者174例,用药后很快止血。完全痊愈的计136例(78.2%),出血量显着减少的共23例(13.2%), 无效15例(8.6%)。经验证明,见血住鲜草比干品作用强;静脉注射剂较肌肉注射剂效果好。临床应用本品时,须配合其他药物进行病因治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狐头

    《中药大辞典》:狐头药材名称狐头拼音Hú Tó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头。功能主治治瘰疬、头晕。用法用量内服:浸酒。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复方①治瘰疬:狐头、狸头灰敷

  • 银木荷皮

    药材名称银木荷皮拼音Yín Mù Hé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银木荷的茎皮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argentea Prit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

  • 木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姜子药材名称木姜子拼音Mù Jiānɡ Zǐ别名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山苍子[贵州南部]来源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

  • 油茶叶

    药材名称油茶叶拼音Yóu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olelfera Abel[C.oleosa (

  • 水鬼蕉叶

    药材名称水鬼蕉叶拼音Shuǐ Guǐ Jiāo Yè别名引水蕉、郁蕉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鬼蕉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鳞茎。叶数枚,集生基部,抱茎;剑形,长45~7

  • 鸡掌七

    药材名称鸡掌七拼音Jī Zhǎnɡ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粗糙红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iola scabrida(Franch.)S.H.Fu[Sedum scabridum

  • 黄花地桃花

    《中药大辞典》:黄花地桃花药材名称黄花地桃花拼音Huánɡ Huā Dì Táo Huā别名黄花虱麻头(《中医方药学》),缡头婆、密马专(《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中

  • 赛金刚

    《中药大辞典》:赛金刚药材名称赛金刚拼音Sài Jīn Gānɡ别名曲莲、细叶锣锅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赛金刚的块根。全年可采,而以秋季藤蔓枯萎

  • 薅田藨根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根药材名称薅田藨根拼音Hāo Tián Pāo Gēn别名茅莓根(《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的根。化学成分根含鞣质4.5%,糖2.3%,

  • 乔木紫珠

    《中药大辞典》:乔木紫珠药材名称乔木紫珠拼音Qiáo Mù Zǐ Zhū别名紫珠(《云南中草药选》),木紫珠、大树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梅发破(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