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芽白菜

黄芽白菜

《中药大辞典》:黄芽白菜

药材名称黄芽白菜

拼音Huánɡ Yá Bái Cài

别名黄芽菜(《咸淳临安志》),黄矮菜、花交菜(《戒庵漫笔》),大白菜、结球白菜(《广州植物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菜叶球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基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30~60厘米,薄而多脉,边缘波状,仅具不分明的齿牙,中肋宽广,淡色,向下延伸;叶柄白色,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心叶多密裹成圆柱形或椭圆形的叶球;茎生叶基脚抱茎或有叶柄。总状花序;萼片4;花瓣4,黄色;雄蕊6;雌蕊由2心皮结合而成,子房上位,柱头头状。长角果短壮,长3~6厘米。种子亦褐至黑褐色。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均有栽培。其栽培变种甚多,主要有山东大白菜、浙江黄芽菜等数种。

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4克,脂肪0.1克,糖3克,粗纤维0.5克,灰分0.7克,钙32毫克,磷42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0.11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3毫克,维生素C-24毫克。

性味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微酸。"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平。"

功能主治养胃,利小便

①《滇南本草》:"走经络,利小便。"

②《食物宜忌》:"滑、利窍。"

③《随息居饮食谱》:"养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芽白菜

药材名称黄芽白菜

拼音Huánɡ Yá Bái Cài

英文名peking Cabbage

别名黄芽菜、黄矮菜、花交菜、黄芽菜。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菜的叶和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pekinensis (Lour.)Rupr.[Sinpis pekinensis Lour.]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白菜 二年生草本。幼叶下面中脉有少数刺毛。第一年生茎短缩,肉质,白色。基生叶大,多数,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外层的绿色,内层的白色,长30-60cm,宽不及长的一半,顶端圆钝,边缘皱缩呈波状,有时具不明显的细齿,中脉宽,白色,叶柄扁平而宽,两侧有具缺刻的宽翅,层层包叠,其形状随品种而异,有长椭圆形、圆筒形、长倒卵形等;翌年春季抽茎,茎高40-60cm,茎下部叶和上部叶为长圆状卵形、长圆被针形至长披针形,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并有粉霜。总状花序常由茎上部叶腋抽出,组成圆锥状;萼片4,黄绿色,均内凹呈船形;花瓣4,鲜黄色,瓣片近圆形或倒卵形,长8-10mm,基部渐狭成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7mm,短雄蕊长约5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枝和柱头界限不显。长角果线形,长3-6cm,具喙。种子球形,棕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原产我国,现各地广泛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叶球呈圆球形、椭圆形或长圆锥形。茎缩短,肉质,类白色,被层层包叠的基生叶包裹。基生叶倒宽卵形、长圆形,长30-60cm,宽约为长的一半。外层叶片绿色,内层叶片淡黄白色至白色,光瑞钝圆具被状线或细齿,中脉宽,细脉明显,呈凹凸不平的网状,叶片上端较薄,下部较厚,肉质,折断有筋脉。干燥叶黄棕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嫩茎、叶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又含异硫氰酸-丁-3-烯酯(3-butenylisothiocyanate),种子油中含大量的芥酸(eru-c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

性味甘;平

归经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通利肠胃;养胃和中,利小便。主水肿;胃炎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D捣汁饮。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走经络,利小便。

2.《食物宜忌》:滑、利窍。

3.《随息居饮食谱》:养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飞扬草

    《中药大辞典》:大飞扬草药材名称大飞扬草拼音Dà Fēi Yánɡ Cǎo别名大飞羊(《生草药性备要》),飞扬、神仙对坐草、节节花、大号乳仔草、蚝刈草、猫仔癀、大乳草、木本奶草、金

  • 云雀

    药材名称云雀拼音Yún Què别名阿鹨来源雀形目百灵科云雀Alauda arvens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功能主治解毒,缩尿。主治胎毒,赤痢,遗尿等。治遗尿:

  • 川素馨

    药材名称川素馨拼音Chuān Sù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川素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urophyllum Hemsl.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切片

  • 臭黄荆叶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叶药材名称臭黄荆叶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4~7月采。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q

  • 土玉桂

    药材名称土玉桂拼音Tǔ Yù Guì别名假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新木姜子的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levinei Me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刮去栓皮,洗净,晒干

  • 硫黄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硫黄菌药材名称硫黄菌别名硫黄多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硫黄多孔菌Tyromyces sulpbureus (Bull. ex Fr.) Donk,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

  • 金线鱼

    《中药大辞典》:金线鱼药材名称金线鱼拼音Jīn Xiàn Yú别名洞鱼、波罗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长而侧扁

  • 浙江铃子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江铃子香药材名称浙江铃子香来源唇形科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 chekiangensis C. Y. Wu,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风寒

  • 咳喘木

    药材名称咳喘木拼音Hāi Chuǎn Mù别名石龙脷、竹叶凉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紫金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filiformis Walk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狭叶蓬莱葛

    药材名称狭叶蓬莱葛拼音Xiá Yè Pénɡ Lái Gě别名黑老头、大种黑骨头、黑骨藤来源马钱科狭叶蓬莱葛Gardneria angustifolia W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