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龙棕

龙棕

药材名称龙棕

拼音Lónɡ Zō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龙棕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carpus nana Becc.

采收和储藏: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龙棕,矮小灌木,高0.5-0.8m。无地上茎,地下茎节密集,直径约6cm,多须根,向上弯曲,犹如龙状,故名龙棕。叶簇生于地面,叶柄长25-35cm,两侧有或无密齿;叶片形状如棕榈叶,但较小和更深裂,裂片为线状披针形,长25-55cm,宽1.5-2.5cm,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花序从地面直立伸出,较小,长40-48cm,通常二回分歧;花雌雄异株;雄花球形,黄绿色,萼片3,花瓣2倍长于萼片,发育雄蕊6,退化雄蕊3;雌花淡绿色,球状卵形,花瓣稍长于萼片,心皮3,被银色毛,胚珠3颗,但只1颗发育。核果肾形,蓝黑色,宽10-12mm,高6-8mm。花期4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700m的常绿阔叶林、松栎林、次生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至西北部山区。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胃溃疡;月经过多;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烧存性研末入散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卷毛耳草

    药材名称卷毛耳草别名红花耳草、野甘草来源茜草科卷毛耳草Hedyotis mellii Tutch.[Oldenlandia mellii (Tutch.) Chun],以全草及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

  • 棕榈皮

    《中药大辞典》:棕榈皮药材名称棕榈皮拼音Zōnɡ Lǘ Pí别名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全年可采

  • 石面枇杷

    药材名称石面枇杷拼音Shí Miàn Pí Pá英文名dictyoneura Paraboea别名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网脉旋蒴苣苔的全草。拉

  • 腰骨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腰骨藤药材名称腰骨藤别名羊角藤、勾临链、犁田公藤来源夹竹桃科腰骨藤Ichnocarpus frutescens (L.) W. T. Aiton,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

  • 荚果蕨贯众

    《中药大辞典》:荚果蕨贯众药材名称荚果蕨贯众拼音Jiá Guǒ Jué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 Matteucciae Struthiopte

  • 斑鸠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菊药材名称斑鸠菊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来源菊科斑鸠菊Vernonia esculenta Hemsl.[V. papillosa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

  • 石彭子

    《中药大辞典》:石彭子药材名称石彭子拼音Shí Pénɡ Zǐ别名崖石榴(《植物名实图考》),巴梨子、崖荔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石彭彭(《江西中药》),小木莲(《浙江天目山药植

  • 马尔康水黄连

    药材名称马尔康水黄连拼音Mǎ ěr Kānɡ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鞭柱唐松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Smithii Boiv

  • 藏青杠

    药材名称藏青杠来源壳斗科藏青杠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寒热夹杂,泻痢,肠炎及哮喘。用法用量3~5分。备注

  • 红子根

    《中药大辞典》:红子根药材名称红子根拼音Hónɡ Zǐ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根。9~10月采挖,洗净,晒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无毒。&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