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一捻金

一捻金

《中国药典》:一捻金

药方名称一捻金

处方大黄100g牵牛子(炒)200g槟榔100g人参100g朱砂30g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黄褐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而涩。

炮制以上五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大黄等四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祛痰,通便。用于小儿停乳停食,腹胀便秘,痰盛喘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0.3g,一岁至三岁一次0.6g,四至六岁一次1g,一日1~2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装1.2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古今医鉴》卷十三:一捻金

药方名称一捻金

处方大黄槟榔黑丑 白丑人参各等份

制法上五昧,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气喘咳嗽,肚腹膨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0.3~0.6克,蜜水调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

猜你喜欢

  • 柴胡平肝汤

    药方名称柴胡平肝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白芍、川芎、香附。功能主治气怒郁于下焦而致气疝,不痛不痒,但觉肿坠。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白马饮

    《仙拈集》卷二:白马饮药方名称白马饮处方白马粪(入微水,绞汁)半碗。功能主治吐利腹痛,绞肠痧,一切难辨之症。用法用量灌之。摘录《仙拈集》卷二方出《千金》卷十一,名见《仙拈集》卷一:白马饮药方名称白马饮

  • 二黄丹

    《瘄疹选要》:二黄丹药方名称二黄丹处方雄黄1两,麻黄1两。制法上为细末,饮汤为丸。功能主治闷瘄不出,及瘄已见,为风寒所闭,或伤冷不透,喘急闷乱。用法用量10岁以上者服1钱,10岁以下的服5分。摘录《瘄

  • 竹茹酒

    药方名称竹茹酒处方青竹茹60g阿胶20g 黄酒400ml炮制1. 将青竹茹切碎与阿胶一同放入黄酒中;2. 上火煮数10沸至阿胶烊化,去渣冷却,装瓶备用。功能主治解痛,舒经,止血,安胎。适宜于妊娠失坠,

  • 加味滋肾汤

    药方名称加味滋肾汤处方黄柏、知母、肉桂、车前、木通、滑石。功能主治淋病。湿热结于下焦,尿意频数,淋沥不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乃古方滋肾丸加味,为清热温肾利水之剂。以黄柏、知母清膀胱之热为主,

  • 长肉散

    药方名称长肉散处方黄连1两(去须),槟榔1两,木香1两,麒麟血半两,密陀僧1两(细研)。功能主治止痛,干疮,长肉。主从高坠损有疮口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散。于疮口上薄敷之。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 灯花散

    药方名称灯花散处方灯花7枚,辰砂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夜啼。用法用量灯草汤吞下。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 二分丸

    药方名称二分丸处方苍术(炒)16两,荆芥穗16两,山药16两,蜂房(炒)16两,白蒺藜16两,马钱子(炙、去毛)32两,槐花(炒)8两,穿山甲(炙)8两,胡连8两,刺猬皮(烫)8两,苦参16两。制法上

  • 水葫芦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水葫芦丸药方名称水葫芦丸处方川百药煎(三两)人参(二钱)麦门冬(半两)乌梅肉(半两)白梅肉(半两) 干葛(半两)甘草(半两)炮制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功能主

  • 克应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克应丸药方名称克应丸处方熟地黄赤芍药各60克当归75克赤石脂(煅)龙骨牡蛎(煅,以酒淬)茯苓牡丹皮川芎艾叶(制,研)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养血,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