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仙丹

二仙丹

外科大成》卷二: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别名赛金散(《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金脚砒6克白矾30克

功能主治主外痔。

用法用量上二味,为末,倾银罐内,锻烟尽为度。加瓦焙蝎尾7个,生草乌3克,共为末。调敷痔上,良久去药,再上药,如此七次,看痔黑色,则不须上药。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疡医大全》卷七: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穿山甲7片牛皮胶120克

制法上药同放新瓦上烧存性,研细。

功能主治主发背初起。

用法用量好酒调下。任量饮醉,出汗为度。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疡医大全》卷十八: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枳壳500克(每个切二开,去瓤,入斑蝥去翅、足七个,仍将二片合住,以线十字扎紧,用上好醋浸七天,再以醋煮三小时,必要时多加好醋,煮透冷定,解去线,拣去斑蝥,只将枳壳切片阴干)紫背天葵500克(如无,以九头狮子草代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将煎煮枳壳多余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水任下,早、晚各一服。未出头者自消,己出头者用膏贴之自愈。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医统》卷六十六: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何首乌1斤,川牛膝1斤。

功能主治黑髭发。主

用法用量用黑豆蒸,但要换豆多蒸几次,是为妙法。

摘录《医统》卷六十六

《济阳纲目》卷二十四: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吴茱萸、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上气,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温酒任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四

《玉案》卷四: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沉香1两,莱菔子(淘净,蒸熟,晒干)5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为细丸。

功能主治一切哮症。

用法用量每服8分,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四

《会约》卷十五: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瞿麦4钱,蒲黄2钱。

功能主治产妇败血闭塞水沟,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十五

文堂集验方》卷一: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半夏1两,贝母1两(初时用象贝,久嗽用川贝)。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

功能主治顿嗽,咳嗽接连四五十声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小儿减半,频服即效。

摘录文堂集验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四神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神丹药方名称四神丹处方雄黄、雌黄、硫黄、朱砂,各五两。炮制上件研细,入瓷盒内,将马鞭草为末,盐泥固济,慢火四围烧煅,一日一夜取出,再研细末,以糯米粽研为糊,圆如豆

  • 凉血清燥汤

    药方名称凉血清燥汤处方熟地、阿胶、白芍、川柏(炒)、当归、丹皮、茵陈、鹿衔草、元武版、女贞子。功能主治干脚气。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炒米面

    药方名称炒米面处方陈腊炒米。制法下锅炒脆,研筛细末。功能主治脾泻,水泻。用法用量黑糖调吃,候饥时热吃。不可稀,亦不可饮汤水,茶亦不可吃太饱,本日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益气安神汤

    药方名称益气安神汤处方当归3.6克黄连(姜汁炒)生地黄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各3克 白茯苓(去皮、心)3.6克人参黄耆(蜜炒)胆星淡竹叶各3克甘草1.8克功能主治益气养心,化痰安神,治

  • 揩齿升麻散

    药方名称揩齿升麻散别名升麻散处方升麻半两,生干地黄半两,皂荚半两,干石榴子半两,柳枝半两,巨胜半两。制法上锉细,入瓷油瓶中,以盐泥固济,炭火烧通赤,候冷,捣研为散。功能主治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齿槽固

  • 保元八珍汤

    药方名称保元八珍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当归、淮熟地、川芎、枸杞子、山楂。功能主治痘疹气血两虚,囊薄色淡,身凉体静,顶平顶陷,浆清皱软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炒糯米百数粒,水煎服。摘录《救偏琐言》卷

  • 建中加木瓜柴胡汤

    药方名称建中加木瓜柴胡汤别名建中加柴胡木瓜汤处方桂枝2两半,芍药3两,甘草1两,胶饴半升,生姜1两半,大枣6个,木瓜5钱,柴胡5钱。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吐泻转筋,胁下痛,脉弦者。用法用量建中加

  • 丁沉散

    药方名称丁沉散处方了香、沉香、人参、白茯苓、白术(炒)、白扁豆(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慢脾惊风,似搐而不搐,似睡而四肢与口中气温,合睡露睛,或啼哭如鸦声。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饭饮调下。看大

  • 既济玉关丸

    药方名称既济玉关丸处方真辰砂1两,滴乳香半两,法酒1升(以上3味用银器慢火煮令极干,刮下为末,却入附子罐内),大附子4只(生,去皮脐。作罐子,留顶盖,却将煮了辰砂等匀在附子罐内,附子肉亦入在内,有余粉

  • 轻脚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轻脚丸药方名称轻脚丸处方木鳖子(另研.二两)、白胶香(另研.二两)、白芍药(二两)、草乌(去皮尖.四两)、赤小豆(一两.另研为末.打糊)炮制上为末,以赤小豆糊为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