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和汤

六和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缩砂、半夏(汤洗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去芦)、赤茯苓(去皮)、藿香(去土)、白扁豆(姜制)、香薷厚朴(姜制)、木瓜,各一钱。炙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胃脘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砂仁半夏(汤炮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甘草(炙),各一两。赤茯苓(去皮)、藿香叶(拂去尘)、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二两。香薷厚朴(姜汁制),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前、产后,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砂仁半夏(汤,炮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甘草(炙)各30克 赤茯苓<去皮)藿香叶 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60克香薷厚朴(姜汁制)各120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陈皮1两(去白),青皮(去白)3两,柴胡3两,净香附3两,苏叶3两,甘草1两半。

功能主治疟疾寒多热少,食积疳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不知医必要》卷二: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党参(米炒,去芦)1钱,半夏(制)1钱,砂仁(杵)1钱,扁豆(炒,杵)2钱,藿香2钱,赤茯苓2钱,木瓜2钱,炙草1钱。

功能主治夏秋暑湿伤脾,或饮冷乘风,多食瓜果,以致客寒犯胃,食留不化,遂成霍乱。

用法用量生姜3片,红枣1个,水煎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胎产秘书》卷上: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藿香5分,砂仁5分,陈皮4分,茯苓4分,人参1钱,木瓜1钱,扁豆2钱,杏仁10粒,生甘草4分,夏曲6分。

功能主治妊娠霍乱吐泻,心躁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个,竹茹1团,水煎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幼科铁镜》卷六: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陈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黄连厚朴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功能主治长夏外夹感暑吐泻;热痢。

摘录幼科铁镜》卷六

《医统》卷八十八: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药、生地黄人参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虚热,三焦五脏不和,啼哭烦躁,夜出盗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丹溪心法》卷二: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人参1钱,知母1钱,草果1钱,贝母1钱,乌梅1钱,白芷1钱,槟榔1钱,柴胡1钱(用酒拌),常山2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别名六合汤

处方砂仁1两,半夏(汤泡7次)1两,杏仁(去皮尖)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赤茯苓(去皮)2两,藿香叶(拂去尘)2两,白扁豆(姜汁略炒)2两,木瓜2两,香薷4两,厚朴(姜汁制)4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伤食噫酸臭气,或因暑热,渴饮冷水冷物,致心腹疼痛,或冒暑背寒自汗,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六合汤(《普济方》卷一一七)。

摘录《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传信适用方》卷四: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生姜1斤(切片,晒干),草果半斤(去壳并白皮),甘草4两(炒),缩砂4两,胡椒半两,荜茇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去暑毒疫气。主

用法用量入盐点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四

医方考》卷一:六和汤

药方名称六和汤

处方砂仁1两,半夏1两,杏仁1两,人参1两,甘草1两,白术2两,藿香2两,木瓜2两,厚朴2两,扁豆2两,赤茯苓2两。

功能主治夏月病人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倦怠嗜卧;伏暑烦闷,小便赤涩,或利或渴;中酒;胎产。

各家论述六和者,和六府也。脾胃者,六府之总司,故凡六府不和之病;先于脾胃而调之。此知务之医也。香能开胃窍,故用藿、砂;辛能散逆气,故用半、杏;淡能利湿热,故用茯、瓜;甘能调脾胃,故用扁、术,补可以去弱,故用参、草;苦可以下气,故用厚朴。夫开胃散逆则呕吐除,利湿调脾则二便治,补虚去弱则胃气复而诸疾平。盖脾胃一治,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虽百骸九窍皆太平矣,况于六府乎?

摘录医方考》卷一

猜你喜欢

  • 贝母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贝母饮药方名称贝母饮处方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紫菀(去苗)桑白皮桔梗(炒)各30克麦门冬(去心,焙)45克大黄(蒸)22.5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功能主治主肺

  • 敷药

    药方名称敷药处方人指甲、血余。制法上置瓦上炙存性,研细末,每两药粉加麝香1钱,再研匀细。功能主治长肉收口。主梅杨结毒。用法用量日敷患处。初发时,每日五鼓时取服三黄丸4钱,以热陈酒送下,醉盖被取汗;或以

  • 黛柏散

    药方名称黛柏散处方青黛3克黄柏6克冰片3克功能主治消炎杀菌,除湿止痒。主急性渗出性皮炎,脓疱疮。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用花生油调敷。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 水陆二味粥

    药方名称水陆二味粥处方芡实米50克金樱子20克制法先将金樱子煮汁100克,加入芡实米煮粥,放白糖适量。功能主治固肾缩尿,益肾固精健脾。适用于小儿肾虚遗尿;亦可用于成人遗精、老人小便失禁。用法用量每日2

  • 伐邪汤

    药方名称伐邪汤处方石膏3钱,人参3钱,半夏2钱,柴胡2钱,麦冬5钱,茯苓1两,甘草1钱,厚朴1钱,枳壳1钱。功能主治疟疾发热,头痛鼻干、渴欲饮水,日眴眴不得眠,甚则烦躁,畏火光,厌听人声喧哗。用法用量

  • 胶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胶归四逆汤处方当归四逆汤加陈阿胶1钱半功能主治肝脏虚寒,四肢厥逆,二旁季胁串痛。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吞下乌梅丸10粒尤效。冲脉虚寒,当脐左右而痛,加吴萸5分,蜜炙生姜1钱。摘录《重订通俗伤

  • 嘉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嘉禾散药方名称嘉禾散别名谷神散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为度)、薏苡仁(微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缩砂仁(去皮),各一两。大腹子(微炒)、随风

  • 冷秘汤

    药方名称冷秘汤处方肉苁蓉45克肉桂末3克(冲)硫黄末3克(冲)干姜9克半夏9克大黄9克(后下)火麻仁12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润肠通便。治脾肾阳衰,浊阴凝聚,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内科临

  • 疏风定痛丸

    药方名称疏风定痛丸处方马钱子(制)100g麻黄300g乳香(醋制)100g没药(醋制)100g千年健30g自然铜(煅)30g地枫皮30g桂枝30g牛膝30g木瓜30g甘草30g杜仲(盐水制)30g防风

  • 除湿压热饮

    药方名称除湿压热饮处方细辛1两,苍术1两,防风1两半,知母1两半,茺蔚子1两半,桔梗2两,大黄、黄芩、栀子仁、朴消。功能主治拳毛倒睫。用法用量方中大黄、黄芩、栀子仁、朴消剂量原缺。摘录《银海精微》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