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玉屏风散

加味玉屏风散

黄文东方: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主平素体虚,正气不足,腠理不密,玄府失固,易受风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黄文东方

《衷中参西》上册: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生箭耆1两,白术8钱,当归6钱,桂枝尖1钱半,防风1钱半,黄蜡3钱,生白矾1钱。

功能主治破伤后,预防中风,或已中风而瘛疭,或因伤后房事不戒以致中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已中风抽掣者,宜加全蜈蚣两条;若更因房事不戒以致中风抽风者,宜再加真鹿角胶3钱(另煎兑服),独活1钱半;若脉象有热者,用此汤时,知母天冬皆可酌加。

各家论述此方原为预防中风之药,故用黄耆以固皮毛,白术以实肌肉,黄蜡。白矾以护膜原。犹恐破伤时微有感冒,故又用当归防风桂枝以活血散风。其防风桂枝之分量特轻者,诚以此方原为预防中风而设,故不欲重用发汗之药以开腠理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金鉴》卷四十二: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石膏茵陈黄耆白术防风

功能主治黄汗,汗出染衣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千家妙方》下册引黄文东方: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黄耆15g,生白术12g,防风6g,生地9g,玉竹12g,地肤子9g,豨莶草9g,连翘壳12g,银花9g,红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滋阴清热,佐以化湿。主荨麻疹,属血虚生风,表卫不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千家妙方》下册引黄文东方

《外科真诠》卷上:加味玉屏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黄耆白术防风当归、苡仁、茯苓牛膝、卑代、桂心、甘草

功能主治膝眼风,寒湿偏胜者。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猜你喜欢

  • 金刀独圣丹

    药方名称金刀独圣丹处方龙眼核(剥去黑壳一层)。制法上为极细末,每1两加冰片2钱。和匀再研,密贮。功能主治止血定痛。主金疮。摘录《疡科纲要》卷下

  • 地黄黄芩汤

    药方名称地黄黄芩汤处方射干2两,甘草2两,枳实2两,升麻2两,干地黄2两,黄芩2两,犀角6分,前胡3分。功能主治瘭疽。用法用量水5升,煎3升,加大黄1钱,煎1沸,去滓,入麝香2分,分3服。剂数以愈为度

  • 肝胃至宝丹

    药方名称肝胃至宝丹处方莱菔子(炒)2两,香附(炙)1两,橘皮1两,焦三仙1两,三棱(炒)1两,厚朴(炙)1两,莪术(炙)1两,槟榔1两,枳壳(炒)8钱,白芍8钱,丹皮8钱,木香5钱,片黄姜5钱,旋覆花

  • 三棱煎丸

    药方名称三棱煎丸别名消痞丸、化积丸(《活幼日议》卷十七)。处方京三桂 蓬莪术(炮)各15克芫花0.3克鳖甲(去裙襕,米醋炙令焦)15克淡豆豉6克巴豆21粒(去壳)川当归15克杏仁(去皮、尖,炒)0.3

  • 加味苍柏汤

    药方名称加味苍柏汤处方苍术皮9g,黄柏9g,银花9g,连翘9g,萆薢12g,山栀9g,牛膝9g,防己9g,米仁12g,甘草3g。功能主治足癣。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柴半汤

    药方名称柴半汤处方柴胡、半夏、甘草、陈皮、黄芩、姜皮、薄荷。功能主治疟疾寒热不清。摘录《引经证医》

  • 保婴出痘方

    药方名称保婴出痘方别名保婴稀痘方处方生地2钱,当归2钱,赤芍2钱,金银花1钱,红花1钱,桃仁1钱,荆芥穗1钱,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预防痘疮。主用法用量保婴稀痘方(《医学集成》卷三)。各家论述方中生地、

  • 大川芎丸

    《宜明论方》卷二:大川芎丸药方名称大川芎丸处方川芎500克天麻12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0丸。功能主治主首风眩晕,及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体拘倦。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茶、酒送下。

  • 坤宁散

    药方名称坤宁散处方乌药、厚朴、麦芽面、山楂肉、广木香、蓬莪术、京三棱。制法上为极细末,重罗再筛。功能主治小儿恣食肥腻,过啖生冷,腹坚胀痛。用法用量每岁服1钱,姜汤调下。摘录《医方易简》卷三

  • 柳木耳饼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柳木耳饼药方名称柳木耳饼处方柳木耳30克龙葵根30克(锉)黄连22克(去须)川芒消30克麦饭石22克(烧,醋淬三遍)雄雀粪15克乳香30克杏仁30克(其疮有头作孔者,煨,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