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香连丸

加味香连丸

《万氏家抄方》卷一: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2两(一半姜汁炒,一半芒硝水炒),木香1两,大黄(酒蒸九次)1两,青皮(炒)1两,枳壳(炒)1两,黄芩(炒)1两,白芍2两(酒炒),甘草5钱。

制法姜汁、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服。赤痢用苦茶,白痢用姜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一

《胎产要诀》卷下: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5两(切片,用吴茱萸7钱,水2钟,煎汁1钟,浸黄连,炒燥用),厚朴(姜制)6钱,陈皮6钱,木香1两,甘草4钱。

制法上药各为末,米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产后痢疾,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腹痛。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如患腹痛后重,先服两次,复将合成之末分2两,加生大黄6钱,研末,醋糊为丸,服之痢减即止。

摘录《胎产要诀》卷下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6两,木香4两,槟榔2两,枳壳(炒)4两,吴萸(炙)2两,黄芩4两,厚朴(炙)4两,黄柏2两,白芍4两,玄胡(炙)2两,当归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祛湿散寒,导滞化痢。主过食生冷,湿热凝结,腹痛下坠,红白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医统》卷三十六引《祁门》: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40两(去毛净,10两锉如豆大,用吴茱萸5两泡去苦水,煎汤2碗,泡黄连同茱萸,干去萸,用连炒赤色。又以10两用好酒炒赤色。又以10两醋炒赤色。又以10两童便炒赤色),广木香10两(锉),石莲肉5两,肉豆蔻2两5钱(面包煨)。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以饮汤送下。

摘录《医统》卷三十六引《祁门》

《扶寿精方》: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炒)10两,大黄4两(酒蒸),木香2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细末,陈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米汤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胎产秘书》卷下: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香连丸加莲肉粉1半。

功能主治产后痢疾。

用法用量为丸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玉案》卷三: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大川黄连4两(酒炒),广木香5钱,真沉香5钱(同上忌火),吴茱萸8钱(水泡,炒),肉豆蔻5钱(面包煨)。

制法上为末,荷叶汤法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新久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大人2钱,小儿1钱,空心米饮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方症会要》卷二: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10两(吴萸、酒炒),木香(不见火)2两,槟榔2两,枳壳1两,陈皮1两。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上为末,醋糊为丸服。

摘录方症会要》卷二

医学入门》卷七: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4两(用吴萸水炒过),木香1两,阿芙蓉2钱。

制法上为末,陈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便泄不收,诸方不效,临危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急将莲肉煎汤送下。被盖取睡。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古今医鉴》卷五:加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丸

处方黄连2两(炒),吴茱萸(滚水泡,炒)2两,木香1钱,白豆蔻(带壳,面裹火煨)1钱5分(秘方加乳香1钱、没药1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乌梅二两,滚水泡,去核,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痢,干姜汤送下;血痢,甘草汤送下;赤白相兼,2味泡汤送下;白泻,米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猜你喜欢

  • 济阴汤

    《科枢要》卷四:济阴汤药方名称济阴汤处方连翘山栀(炒)黄芩黄连各3克 芍药4.5克金银花9克甘草3克牡丹皮4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护阴消肿。治阳证疮疡,发热,红肿疼痛。用法用量水煎三次,分服。大便秘结者

  • 麻黄茱萸汤

    药方名称麻黄茱萸汤别名麻黄吴茱萸汤(《医学纲目》卷十五)。处方麻黄羌活各1.5克吴茱萸黄耆升麻各0.9克黄芩当归黄柏藁本各0.6克川芎蔓荆子柴胡苍术黄连半夏各0.3克细辛少许红花少许制法上锉碎,都作一

  • 救误益气汤

    药方名称救误益气汤处方人参2钱(虚加2钱),白术3钱,白芍1钱,神曲(炒)1钱,大腹皮(洗)4分,陈皮4分,当归3钱,茯苓1钱5分,甘草3分,川芎7分。功能主治产后中气不足,中满,或嗳气虚饱,及误用耗

  • 独参汤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独参汤药方名称独参汤处方大人参20~30克(去芦)制法上药叹咀。功能主治补气固脱。主诸般失血与疮疡溃后,气血俱虚,面色苍白,恶寒发热,手足

  • 换肌散

    《卫生宝鉴》卷九:换肌散药方名称换肌散处方白花蛇黑乌蛇(各酒浸一宿)地龙(去土)蔓荆子威灵仙荆芥甘菊花 沙苑蒺藜苦参紫参沙参甘草(炙)不灰木木贼九节菖蒲天门冬赤芍药 定风草何首乌胡麻子(炒黄)木鳖子草

  • 救急雷公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救急雷公散药方名称救急雷公散处方硫黄(制)5钱,吴茱萸1两8钱,母丁香1两2钱,肉桂8钱,麝香4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吊脚诸痧,绞肠腹痛,厥冷昏晕。用法

  • 加味瓜蒂散

    药方名称加味瓜蒂散处方白茅根1两,芦根1两,瓜蒂1个。功能主治食河豚中毒。用法用量水煎服。必大吐,吐后必愈。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九

  • 沉香至珍丸

    药方名称沉香至珍丸处方沉香(锉末,另研)、巴豆霜5钱(纸捶),陈皮(洗)、青皮(醋炒)、莪术(醋炒,焙干)、广木香2钱,乌梅肉(火焙干)5钱,黄连5钱,槟榔5钱,丁香2钱(俱为细末)。制法将巴豆仁滚汤

  • 凤髓膏

    《证治汇补》卷二引《医鉴》:凤髓膏药方名称凤髓膏处方人参4两,山药4两,白茯苓(去皮)4两,胡桃肉4两,杏仁(去皮尖)4两,酥油4两,白沙蜜1斤。制法将人参3味为细末,次将胡桃、杏仁捣一处,再将油、蜜

  • 建中黄耆汤

    《圣惠》卷二十七:建中黄耆汤药方名称建中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锉),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牡丹皮3分,泽泻1两,白芍药3分,山茱萸1两,远志半两(去心),当归1两。制法上为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