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胃丸

安胃丸

吴鞠通医案》卷三:安胃丸

药方名称安胃丸

处方半夏8钱,川椒炭6钱,广皮5钱,云苓块6钱,乌梅肉4钱,生姜5钱。

功能主治呕吐不食已久,六脉弦细而弱。

用法用量甘澜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

摘录吴鞠通医案》卷三

卫生宝鉴》卷五:安胃丸

药方名称安胃丸

处方白术5钱,干姜(炮)3钱,大麦糵(炒)5钱,陈皮3钱,青皮2钱,白茯苓(去皮)2钱,缩砂2钱,木香1钱半。

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补气,安胃进食。主寒邪伤胃。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远以温水送下。

注意忌冷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卫生总微》卷五:安胃丸

药方名称安胃丸

处方好青州白丸子30粒,好金液丹30粒,全蝎1枚(去刺),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以糯米饭和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吐泻不止,危不可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萝卜糯米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鸡峰》卷十二:安胃丸

药方名称安胃丸

处方神曲1两,当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胃虚弱,内挟寒湿,邪正相攻,腹中疼痛,大便水谷不消,或冷热客搏,便下赤白,后重频滑,无复节度,虚困无力,肌体羸瘦,下利既久,脾胃增虚,呕哕肠鸣,全减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以粟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鸡峰》卷十二:安胃丸

药方名称安胃丸

处方人参1分,白术1分,茯苓1分,木香1分,槟榔1个,枇杷叶1两,藿香1两,半夏曲1两,黄橘皮1两,甘草1分,丁香1分,肉豆蔻2个。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呕逆恶心,腹胁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猜你喜欢

  • 独将丸

    药方名称独将丸处方黄蜡不拘多少。制法溶化为丸。功能主治肿毒不破头。用法用量好酒吞服。摘录《同寿录》卷四

  • 革六

    药方名称革六别名五十四号夬象方处方桑寄生、红花、香附、益母草、荆芥、细辛、卜子、神曲。功能主治胎前痧。用法用量水煎,冲砂仁末,微冷服。临床应用胎前痧:逍方亭内室,怀娠6月,寒热交作,烦闷不安,左手脉伏

  • 八味补骨脂丸

    药方名称八味补骨脂丸处方补骨脂(炒)1两,巴戟天(去心)1两,桑螵蛸(炒)1两,菟丝子(酒浸3日,别捣)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熟干地黄(焙)1两,干姜(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3分。制法

  • 川苦楝散

    药方名称川苦楝散处方木香30克(另为细末)茴香30克(拣净,用盐1匙,同茴香炒至黄色,去盐不用)川楝子30克(锉碎,用巴豆10个,微破皮,与川楝子一起炒黄,不用巴豆)制法上药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瘢疝。

  • 加味木通汤

    《医醇剩义》卷四:加味木通汤药方名称加味木通汤处方木通2钱,橘红1钱,半夏1钱5分,赤芩2钱,贝母2钱,桑皮2钱,杏仁3钱,瞿麦2钱,牛膝2钱,车前2钱,灯心3尺。功能主治肠痹。渴而数饮,小溲不得出,

  • 丑补散

    药方名称丑补散处方牛肉1斤(切片,先置于砂锅内),三棱2两(醋煮),蓬术2两(醋煮),吴茱萸4两(汤泡),芫花4两(醋煮数沸,滤出,又水浸1宿,晒干)。制法将牛肉切片置锅内,次下三棱、蓬术、吴茱萸、芫

  • 睛明散

    药方名称睛明散处方黄连(去须)5两,当归(去芦,洗)5两,赤芍药5两,滑石(细研)5两。制法上为细末,研滑石拌匀。功能主治退翳膜。主外障风毒上攻,眼疼赤肿,或睑眦痒烂,时多热泪昏涩。用法用量每用半钱,

  • 蚶壳丸

    药方名称蚶壳丸处方蚶壳(又名瓦垄子,火煅,醋淬3次)。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气血痰块症瘕。用法用量醋糊为丸,姜汤送下。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一

  • 安胎当归丸

    药方名称安胎当归丸处方干姜1分,当归2分,芎?2分,胶4分。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妊娠腹痛,心胸胀满不调。用法用量每服5丸,日3次。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

  • 导气散

    《证治宝鉴》卷十一:导气散药方名称导气散处方三棱、莪术、甘草、益智、青皮、陈皮、厚朴、石莲(一方有茴香、官桂、砂仁)。功能主治七情胁痛,引肩背不得俯仰。用法用量加生姜、盐,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