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赤散

导赤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别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处方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利水通淋。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涩不畅,尿时刺痛,舌红脉数。现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肥大型前列腺炎等属湿热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竹叶,同煎至8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玉案》卷五: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当归5钱,白芍5钱,生地5钱,川芎5钱,甘草4钱,半夏4钱,陈皮4钱,白茯苓4钱,樗白皮4钱,青黛3钱,滑石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浊。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以灯心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五

《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干地黄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脏积热,上攻眼目,两眦浮肿,血浸白睛,羞明洒泪。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麦门冬汤调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

医学纲目》卷三十六引汤氏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赤芍药半两,羌活半两,防风半两,大黄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心热,小便赤,眼目赤肿。

用法用量灯心、黑豆煎,食后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六引汤氏方

《眼科全书》卷四: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地、栀子木通甘草、灯心、淡竹根

功能主治泻火退热。主三焦相火炎上,或劳神心事太过,或夜观书史,或能饮酒,或好食五辛诸热物,心之实热侵肝,赤脉穿睛,甚则看物如隔纸绢。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笔花医镜》卷二: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麦冬3钱,木通1钱,生地3钱,甘草4分,竹叶10片,车前1钱5分,赤茯苓1钱5分。

功能主治热闭小便不通。

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幼科金针》卷上: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地、木通黄芩甘草竹叶、赤茯苓麦冬

功能主治热淋出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片玉痘疹》卷十二: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木通甘草车前子、瞿麦滑石、赤茯苓、淡竹叶、山栀。

功能主治痘疮收靥后,小便不利,热蓄膀胱者。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伤寒六书》卷三: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甘草滑石、山栀。

功能主治利小便。主伤寒小水不利,小腹满;或下焦蓄热,或引饮过多,或小水短赤而渴,或得病时无热,谵语烦躁不安,精采不与人相当,脉沉数者。

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本方用茯苓3钱、猪苓2钱、泽泻2钱、桂枝8分、白术1钱5分、甘草8分、滑石3钱、山栀3钱。

中湿身目黄者,加茵陈;水结胸证,加木通、灯心。

注意汗后亡津液与阳明汗多者不宜服。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医方简义》卷二: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车前子3钱(炒),木通1钱,淡竹叶2钱,生甘草8分,生地6钱。

功能主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宋氏女科》: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山栀仁(盐水炒)1钱5分,五灵脂1钱,草豆仁1钱,真蒲黄(炒)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胃脘当心被寒邪所郁,气不通而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匙,以醋汤调下。

摘录《宋氏女科》

《片玉痘疹》卷六: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地黄木通、小甘草防风薄荷叶、辰砂。

功能主治痘疮发热有惊搐者。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六

眼科阐微》卷三: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木通2钱,生地3钱(酒洗),丹皮2钱(酒洗),犀角末1钱,生甘草1钱,竹叶9片。

功能主治心经实热,两大眼角有赤,内外红丝现,渐入白睛,瘀血堆积不散。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人参木通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心经蕴热,睡卧不宁,烦躁而小便不利,面赤多渴,贪食乳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小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银海精微》卷上: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木通甘草栀子黄柏、生地黄知母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目大眦赤脉传睛。

用法用量每服4-5钱,水1钟,入竹叶灯心草同煎,食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木通8分,赤茯苓(去皮)8分,麦冬8分,车前子(微炒)4分,生地4分,人参2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小儿痘症,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加灯心1团如龙眼大,同煎,饥时服。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玉案》卷三: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地1钱,木通1钱,甘草1钱,淡竹叶20片,犀角1钱5分,薄荷1钱5分,连翘1钱5分。

功能主治心经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三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地、木通茯苓、山栀、甘草

功能主治妇人胎前内热,小便尿血。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得效》卷十一: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别名实热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2两,木通4两,黄芩1两,甘草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宣导。主心气热。

用法用量实热导赤散(《普济方》卷三八四)。

摘录《得效》卷十一

活幼心书》卷下: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净洗)1两,木通(去皮节)1两,黄芩2钱半,赤茯苓(去皮)2钱半,甘草3钱。

功能主治小儿心经壅热,烦躁睡语,或时复上窜咬牙,小便黄涩,久则成惊,触物易动。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竹叶3皮,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或加麦门冬(去心)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水通1钱,生干地黄2钱,甘草7分,麦门冬(去心)1钱,灯草15茎。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沥,脐下满痛;及血淋。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7分,食前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班经》: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黄连黄芩车前子、木通滑石大黄枳壳各等分。

功能主治通利小便。主痔漏敷后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班经》

普济方》卷十六: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黄连(去须)1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地骨皮(去木)1两,茯神(去木)1两,赤芍药1两,木通(去节)1两,生地黄(洗)1两,黄芩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心脏实热,口干烦渴;或口舌生疮,惊怖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十六

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地黄2两,黄芩3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6-7分,温服。

用药之后,小便恐赤涩,即服之,加滑石甘草、灯心。

摘录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

猜你喜欢

  • 九熏丹

    药方名称九熏丹处方上好铜青2、3两(研细)。制法上药以好烧酒拌之,须不干不湿,涂于粗工碗底内,翻转合地上,以砖垫,露1线,下以蕲艾熏之,候干再拌再熏,如此9次,少亦要7次,约以青色带黑为度,然后再研细

  • 冰麝上清丸

    药方名称冰麝上清丸处方儿茶4两,正梅片5分,麝香5厘(此3味研细末),山豆根5钱,桔梗2钱,诃子2钱,黄连5钱,薄荷3钱,玄参3钱,粉甘草3钱,风化消5钱。制法后8味煮去滓,熬成膏,和前3味药末为丸,

  • 龙须散(甘草散)

    药方名称龙须散(甘草散)处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乌梅(去仁.二两)甘草(炙.一两半) 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

  • 还阳汤

    《眼科临症笔记》:还阳汤药方名称还阳汤处方川椒3钱,桂子7个,艾叶7个。功能主治迎风冷泪症,两目不疼不红,或微红,自觉羞明怕风,迎风冷泪不止,但在室内却如无病。用法用量煎水熏。摘录《眼科临症笔记》《圣

  • 救亡散

    药方名称救亡散处方人参1两,当归1两,熟地1两,甘草2钱,附子1片。功能主治冬月伤寒,阴阳两亡,大汗而热未解,腹又痛不可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桂心粥

    《养老奉亲》:桂心粥药方名称桂心粥处方桂心(末)1两,粳米4合(淘研)。功能主治破冷气。主老人噎病,心痛闷,膈气结,饮食不下。用法用量上以米煮作粥半熟,次下桂末调和,空心服,每日1次。摘录《养老奉亲》

  • 地柏清肠汤

    药方名称地柏清肠汤处方鲜生地6钱,生侧柏叶4钱,银花2钱,茜草2钱,赤芍2钱,夏枯草2钱,血见愁2钱,紫葳花2钱。功能主治凉血泄热。主肠热,粪后下血,鲜红光泽,成色深紫,或有凝块紫亮者。用法用量先用鲜

  • 解郁化痰丸

    《疬科全书》:解郁化痰丸药方名称解郁化痰丸处方夏枯草3钱,白芍3钱,白芷2钱,羌活2钱,秦艽2钱,茯苓2钱,半夏2钱,葛根2钱,煅牡蛎2钱,杭白菊2钱,天麻1钱半。制法上研末,为丸。功能主治解郁化痰。

  • 二母固本丸

    药方名称二母固本丸处方川贝母、知母、天门冬、麦门冬、怀生地、怀熟地、人参。功能主治养阴壮水,润肺生津。主内伤燥痰,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咳不已,面赤气升。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香豆散

    药方名称香豆散别名人参豆蔻散(《传信适用方》卷四)。处方藿香肉豆蔻各30克 白扁豆人参各15克甘草(炙)7.5克功能主治治小儿霍乱烦渴。用法用量上药研末过筛,每服3克,用水120毫升,加生姜2片,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