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桐皮散

海桐皮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独活萆薢(盐水浸.焙)、川芎当归,各三分。桃仁(去皮.焙)、天麻、辣桂。牛膝麻黄(去节)、枳壳(麸炒)、海桐皮白芍药、川乌(炮.去皮脐)、松节防风杜仲(姜制)、甘草(炙),各半两。麝香(一分)、虎胫骨(一两.酒炙黄)。

功能主治治白虎历节,走注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枚,煎至六分,食前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九: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别名海桐散(《医学入门》卷六)。

处方桐皮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牡丹皮(去心)熟干地黄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各30克山茱萸补骨脂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治小儿肝肾不足,风湿外乘,脚挛不能伸举。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九

《直指》卷四: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独活3分,萆薢(盐水浸,焙)3分,川芎3分,当归3分,桃仁(去皮,焙)半两,天麻半两,辣桂半两,牛膝半两,麻黄(去节)半两,枳壳(制)半两,海桐皮半两,白芍药半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松节半两,防风半两,杜仲(姜制)半两,甘草(炙)半两,麝香1分,虎胫骨(酒炙黄)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历节走注,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四

《圣惠》卷六十九: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锉),桂心1两,白芷1两,当归1两(锉,微炒),漏芦1两,芎藭1两,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半两,没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槟榔3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身体骨节发歇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七: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锉),防风2两(去芦头),黑豆1两(炒熟),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辟外风,止疼痛。主伤折。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圣惠》卷四十五: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分(锉),羌活3分,羚羊角屑3分,独活3分,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当归3分,赤芍药3分,石斛1两(去根,锉),牛膝1两(去苗),赤茯苓3分,酸枣仁3分(微炒),槟榔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脚气疼痛,皮肤不仁,筋脉缓弱,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二十三: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2两半(去根节),天麻2两,牛膝2两(去苗),桂心1两,防风1两半(去芦头),当归1两,酸枣仁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历节风。身体四肢无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三: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赤箭半两,桂心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石斛半两(去根节,锉),独活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仙灵脾5两,酸枣仁半两(微炒),羚羊角屑半两,芎藭半两,木香半两,五加皮半两,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槟榔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拘急,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食猪肉、毒鱼、酒、蒜等。

摘录《圣惠》卷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草乌头(锉碎,盐炒)1两,地龙(炒,去土)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湿脚气,及肾脏风下注,满脚生疮痒痛,脓水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夜卧冷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普济方》卷三○一: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黄连全蝎硫黄花椒大腹皮樟脑、海桐皮白芷轻粉黄皮、蛇床、枯矾、榆树皮、斑蝥少许、径松皮、剪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蜡油调敷。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五加皮(锉)1两,防风(去叉)1两,郁李仁(炒,去皮,别研如膏)1两,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薏苡仁(炒)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虎胫骨(酥炙)1两半,恶实(炒)1两半,熟干地黄(焙干)1两半,朴消(别研)2两。

制法上药先将11味捣罗为散,次入郁李仁膏,并朴消同研匀。

功能主治风毒流入脚膝,行履艰难,向夜筋脉痹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早、晚食后夜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卫生总微》卷十九: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别名海桐散

处方桐皮1两,当归(去芦,洗净,焙干)1两,牡丹皮(去心)1两,熟干地黄1两,牛膝(去芦酒浸,焙干)1两,山茱萸半两,补骨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脚挛不能伸举。小儿禀受肾气不足,血气未荣,脚趾拳缩无力。

用法用量海桐散(《医学入门》卷六)。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九

《鸡峰》卷十五: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牛膝1两,天南星半两,当归半两,白附子半两,干蝎半两,白僵蚕半两,川芎半两,没药半两,地龙半两,腻粉1钱。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走注,疼痛不定。

用法用量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五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羚羊角屑2两,薏苡仁2两,防风1两,羌活1两,筒桂(去皮)1两,赤茯苓(去皮)1两,熟干地黄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及一切风顺凝滞气阴,百节拘挛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圣济总录》卷五: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锉)1两,五加皮(去粗皮,锉)1两,萆薢(炒)1两,薏苡仁(炒)1两,虎骨(涂酥,炙,令黄)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恶实(炒)半两,防风(去叉)1两,续断1两,杜仲(去粗皮,锉,炒)1两,郁李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中风。踞而腰痛,脚肿疼重,耳鸣面黑,志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渐加至3钱匕,空腹、食前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猜你喜欢

  • 熬漆丸

    药方名称熬漆丸处方好漆半升,醇酒半升,白蜜半升。制法上三味于铜器中和匀,微火熬令可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蛲虫在胃,令人渐羸。用法用量每服1丸,宿勿食,空腹温酒送下,虫未下再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 白膏药

    《普济方》卷二八四:白膏药药方名称白膏药处方蓖麻子(去皮,研为泥)。功能主治消肿散毒。主痈疽,恶疮,发背,附骨痈。用法用量旋摊膏药贴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回春》卷八:白膏药药方名称白膏药处方白及

  • 六香膏

    药方名称六香膏处方白檀香1两,沉束香1两,丁香1两,零陵香1两,甘松香1两,八角香1两。制法上为粗末,入3升蜜中浸之,封口,经7日或10日,取出于火上微温,下筛去滓,乃入三柰子细末5钱、小脑末3钱、冬

  •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

    药方名称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处方鲜荷叶边6克 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 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 鲜竹叶心6克甘草3克桔梗6克 甜杏仁6克麦冬9克功能主治清肺热,利肺气,保肺阴。治手太阴暑湿,但咳无痰

  • 风热散

    药方名称风热散处方川芎白芷石膏(煅)荆芥穗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散风清热。主治风热头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白开水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二

  • 猪肾粥

    药方名称猪肾粥处方猪肾1对(去脂膜,切)粳米30克草果6克陈皮3克(去白)缩砂6克功能主治治肾虚劳损,腰膝疼痛无力。用法用量先将猪肾、陈皮等煮成汁,滤去滓,入酒少许,次下米成粥,空腹时食。摘录《饮膳正

  • 溃疡丸I号

    《新急腹症学》引天津南开医院方:溃疡丸I号药方名称溃疡丸I号拼音kuiyangwan1hao处方乌贼骨18克甘草12克干姜15克吴茱萸15克砂仁15克乌药9克 元胡9克肉桂3克制法上药炼蜜为丸,每丸重

  • 妇炎净胶囊

    药方名称妇炎净胶囊来源为苦玄参、地胆草、当归、鸡血藤、两面针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胶囊。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调经止带。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

  • 涤肠丸

    药方名称涤肠丸处方冬瓜子2两,土贝母2两,甘草1两5钱,黄耆1两,栝楼1两,枳壳1两,僵蚕(制)1两,肥皂(炒)1两,炙甲片5钱,牛黄3钱,乳香(炙)7钱。制法上为末,水法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小

  • 鲮鲤甲贴熁膏

    药方名称鲮鲤甲贴熁膏处方鲮鲤甲(涂醋炙)3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生地黄汁、面1匙,附子(生,去皮脐)1两,生姜汁。制法上除汁外,捣为细末,热暖地黄、生姜汁调散5钱匕,令匀,摊于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