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琥珀圆

琥珀圆

药方名称琥珀圆

处方琥珀(研)、辰砂(别研)、沉香阿胶(碎.炒)、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附子(炮.去皮.脐)、五味子(拣净)、川芎,各半两;牛膝(去苗.酒浸一宿)当归(去苗.炒)、肉苁蓉(切.酒浸一宿.焙)、人参续断没药(研),各三分;熟干地黄木香,各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或老、或少,产前、产后百病,及疗三十六种血冷,七疝八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八风、十二痹等,手足酸疼,乳中毒结瘀血,怀胎惊动,伤犯不安,死胎不出,并衣不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空心,暖酒调下,午、晚食前再服,能生精血,去恶血。

若人腹胁疼痛,绕脐如刀刺,及呕逆上气筑心,痰毒不思饮食,用姜汁少许和酒服;

诸痢及赤白带,血冷崩中下血,漏胎下血,用生姜与艾炒令赤色,入酒同煎数沸,去渣调服;

泄泻不止,陈米饮服;

涩尿诸淋,煎通草灯心汤服;

血运不知人,煎当归酒调服。

上热下冷,浓煎人参汤服,遍身虚肿水气,煎赤小豆汤服。

产内二毒伤寒,及中风角弓反张,身如板硬,煎麻黄汤服,使被盖出汗;

月经不通,或间杂五色,频并而下,断续不止,饮食无味,肌肤瘦劣,面赤唇焦,乍寒乍热,四肢烦疼,五心燥热,黑僢,遍身血斑,赤肿走注,及血风劳伤无力,用童子小便入姜汁少许调服;

常服以小便为妙,若恐恶心,和以半酒。

如怀胎人,於难月一日一服,至产下不觉疼痛。

或病人服至五服、十服,日倍饮食,是药功效矣。

其功不能具载,略述急用汤使於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天竺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天竺黄散药方名称天竺黄散处方天竺黄7.5克(细研)牛黄3.7克(细研)胡黄连7.5克犀角屑7.5克天麻15克蝉蜕7.5克(微炒)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治小儿胎风

  • 寒凉降火汤

    药方名称寒凉降火汤处方生地、黄芩、黄连、山栀、石膏、花粉、杏仁、苏子、生甘草。功能主治寒凉降火清润。主疹因热火抑而不通,口唇破裂,二便不通,昏沉壮热,或身体胀痛,多发喘促,(鼻勾)(鼻合)痰鸣。摘录《

  • 葱涎膏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吉氏家传方》:葱涎膏药方名称葱涎膏处方葱叶7条,猪牙皂角(为末,去皮)7条。制法上烂研,用皂角末成膏。功能主治婴儿初生3-5日,鼻塞气急,饮乳之时啼叫不止。用法用量贴在囟门上。

  • 钩藤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钩藤汤药方名称钩藤汤处方钩藤茯神(去木)人参当归(微炙)各30克桔梗60克(炒)桑寄生30克制法上六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妊娠八九月,因劳动用力,胎动不安,心腹痛,猝然下血,面目

  • 矾石四物汤

    药方名称矾石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矾石(末)少许。功能主治手缝痒。用法用量煎四物汤,研矾石末少许,搀入同服,再煎滓洗之,甚妙。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

  • 大夫酒

    药方名称大夫酒处方松叶(捣)1斤。功能主治祛风。主腰脚疼痛,不可践地;中风口眼歪斜,及历节痛风。用法用量以酒3升,浸7日。每服1合,1日2次;或切细为末,酒下2钱;或蜜丸服。俱宜久服。摘录《惠直堂方》

  • 枸杞子粥

    药方名称枸杞子粥处方枸杞子15~20克粳米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上3味放入砂锅内,加水500克,用文火烧至沸腾,待米开花,汤稠时,停火焖5分钟即成。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糖尿病以及肝肾阴虚

  • 陈曲丸

    《普济本事方》卷四:陈曲丸药方名称陈曲丸处方陈曲45克干姜(炮)官桂(不见火)白术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人参(去芦)当归(去芦,薄切,焙干)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菟丝煎

    药方名称菟丝煎处方人参6~9克山药(炒)6克当归4.5克菟丝子(制,炒)12~15克 枣仁(炒)茯苓各4.5克 炙甘草2~3克远志(制)1.2克鹿角霜(为末)4~5克功能主治治心脾气弱,思虑劳倦,即苦

  • 糠焦油糊膏

    药方名称糠焦油糊膏处方糠馏油250g,氧化锌糊膏5000g。功能主治杀菌,止痒,消炎剥脱,软化浸润。主亚急性慢性皮肤病,湿疹,皮炎。用法用量直接涂于皮损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