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碧云膏

碧云膏

《圣惠》卷三十二: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腊月猪脂5两(炮,去滓),铜绿1两(细研),腻粉半两。

制法将药盛油瓷瓶内,以篦子搅令匀后,冷凝结为膏。

功能主治眼赤烂。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热盐浆水洗眼后,涂1大豆许于赤烂处,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石绿(研)不以多少,乳香(研)半钱,麒麟竭(研)半钱,没药(研)半钱,腻粉2钱匕,黄蜡3两,松脂1两。

制法先将石绿细研,次下乳香、麒麟竭、没药、腻粉同研细,用瓷碗火上化黄蜡如油,次入松脂,亦化为油,入少熟油,用柳枝搅,滴在水上,硬软得所,次入前药末,以柳篦子搅,看颜色深浅得所为度,绵虑过,瓷器中收,于软帛上摊。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贴患处,日2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本草纲目》卷五十引张三丰方: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羊胆(腊月取)10余枚。

制法上以蜜装满,纸套笼住,悬檐下,待霜出扫下。

功能主治烂弦风,赤眼流泪,不可近光,及一切暴赤目疾。

用法用量点之。

摘录本草纲目》卷五十引张三丰方

《眼科全书》卷六: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铜青5分,轻粉3分,麝香1分,黄丹1钱。

制法上研末,加炼蜜1两和前药末为膏。

功能主治云翳。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医统》卷六十一:碧云膏

药方名称碧云膏

处方铅粉1两,铜绿1两,乳香1钱,没药1钱,冰片1分。

制法上为细末,大黄熬膏作锭子用,晒干。

功能主治倒睫及肿烂弦风。

用法用量用时以井水磨下,新笔涂眼四周,不得入目。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猜你喜欢

  • 地肤大黄汤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地肤大黄汤药方名称地肤大黄汤处方地肤草大黄各9克知母黄芩茯苓芍药枳实(炙)升麻通草甘草(炙)各6克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利水通淋。主妊娠膀胱热盛,小便频数,淋沥不畅,心中

  • 利膈汤

    《普济本事方》卷四:利膈汤药方名称利膈汤处方鸡苏叶荆芥穗桔梗(炒)防风(去钗股)牛蒡子(隔纸炒)甘草(炙)各30克人参(去芦)15克制法上药研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用法用量每服3克,沸汤

  • 加味妇沉汤

    药方名称加味妇沉汤处方乌药1钱5分,缩砂8分,木香8分,延胡索3钱,香附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经水欲来,小腹疼痛者。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摘录《家庭治病新书》

  • 龙齿补心汤

    《直指》卷十:龙齿补心汤药方名称龙齿补心汤处方龙齿半两(煅,别研),人参半两,当归半两(酒浸1宿,焙),熟地黄半两(洗,焙),北梗半两(焙),酸枣仁半两(炒),白茯苓半两,白茯神半两(去木),远志半两

  • 黄耆竹叶汤

    药方名称黄耆竹叶汤处方黄耆3两,甘草3两,麦门冬3两,黄芩3两,芍药3两,当归2两,人参2两,石膏2两,芎?2两,半夏2两,生姜5两,生地黄8两,大枣30枚,淡竹叶1握。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痈疽气血虚,

  • 麻雀粥

    药方名称麻雀粥处方雀儿5只(如常治),粟米1合,葱白3茎。功能主治壮阳暖肾益精。主中老年太阳虚羸弱,阳痿,肾虚多尿,腰酸怕冷等证。用法用量先炒雀熟,入酒1合,煮少时,入水2盏半,下葱,米,作粥食。摘录

  •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金匮要略》卷下: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药方名称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处方白头翁甘草阿胶各6克秦皮黄连黄柏各9克功能主治清热治痢,益气养血。治产后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气血不足者。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

  • 解酒舒筋散

    药方名称解酒舒筋散处方条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桂枝1钱5分,淮膝1钱5分,秦艽1钱5分,天麻1钱5分,杜仲1钱5分,当归1钱5分,元胡1钱5分,肉桂1钱,天雄8分,姜炭8分,干葛2钱,甘草3分。功

  • 解肌出汗方

    药方名称解肌出汗方处方葛根1两(挫),石膏2两,麻黄1两(去根节),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热毒未解,欲生豌豆疮,发热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

  • 凤麟膏

    《异授眼科》:凤麟膏药方名称凤麟膏处方上好羊脑炉甘石8两(打如莲子大,1分重为则。用新铜罐盛入童便,浸49日,滤去宿童便,更入新童便煮,1柱香久,咬咸酸味,不必再煮,又不可煮老,研为细末,用缸片1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