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芒消汤

芒消汤

《千金翼》卷十九: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防已1两半,白术1两半,鬼臼1两半,芒消2两,芍药2两,当归2两,大黄3两,蜈蚣(炙)2枚,蜥蝎(炙)2枚,甘草1两(炙)。

功能主治暴症坚结。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下芒消,分为3服,每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芒消(别研)1两,生干地黄(洗,切,焙)1两,白术1两,甘草(炙)1两,豉(炒)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石膏(碎)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走哺,呕吐不止,噎塞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10片,葱白2寸,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芒消(研)2两半,冬葵子(微炒)3合,滑石(碎)3两。

制法上三味,除芒消外,二味。

功能主治关格不通,脬肠妨闷,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入芒消末半钱匕,更煎2沸,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千金》卷四: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芒消2两,丹砂(末)2两,当归2两,芍药2两,士瓜根2两,水蛭2两,大黄3两,桃仁1升。

功能主治月经不通。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纳朱砂芒消,分为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芒消汤一方,药只8味,乃抵当汤、丸之三,土瓜根散之二,桃仁汤中之七,独以丹砂一味,镇摄心主,使血各归其乡,不致窜入窠囊复为瘀积,既败之血随消、黄、水蛭桃仁引之下泄,与桃仁汤前后并驰,无分优劣。

摘录《千金》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芒消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令赤)1两,栀子仁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上气,热实不解,心腹满闷,大小便不通,口燥目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早晚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千金》卷二十四: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芒消2两,桂心2两,通草3两,甘草3两,白术1两,李核仁21枚,大枣20枚。

功能主治白石英附子之毒已解,烦热腹胀,胃中有余热者。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若腹胀,去芒消,加人参2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身热虽解,而烦热腹胀不除,则与芒消汤荡涤肠胃,仍兼桂心、李仁、甘草之类,更加通草利水通窍,白术大枣滋培津气以杜悍烈之复入。而方后又有腹胀去芒消、加人参之例,从前既用大黄得下而胀,此际岂可复用芒消之荡涤欤?

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方出《千金》卷十五,名见《医心方》卷十二: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芒消2两,乌梅5两,桑白皮5两,芍药4两,杏仁4两,麻仁2两,大黄8两(一本无乌梅,加枳实2两,干地黄2两)。

功能主治关格,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按:《医心方》引本方无乌梅,桑白皮乌桕根皮。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关格危证,不为急通,命悬呼吸。故于麻仁丸中削去枳实厚朴之繟缓,易之芒消以峻攻。又恐津随药脱,即以乌梅敛之。用桑根皮者,通泄肺气干下,取其有利水之功也。读古人方须要识当时立方缓急之用,方不失先哲垂诲后世之心。印此方,端为实热暴关、涓滴不通者设。设久病阴虚,肝肾不能司开合之权而渐至闭拒,有时滴沥者,亟为峻补真阴,通调气化,尚恐难为,既槁之荣,况可消、黄漫施乎!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五,名见《医心方》卷十二

《外台》卷三十引《延年秘录》: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芒消3两。

功能主治赤疹,心家稍虚,热气相搏,其色赤;漆疮。

用法用量用汤1升,纳芒消令消散,以帛子沾取拭疹。

摘录《外台》卷三十引《延年秘录》

伤寒大白》卷三:芒消汤

药方名称芒消汤

处方芒消枳壳厚朴

功能主治伤寒13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

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猜你喜欢

  • 疏脾饮

    药方名称疏脾饮处方紫苏柴胡半夏各3克防风青皮厚朴川芎各1.5克功能主治治小儿因风成疟。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不拘时热服。摘录《丹台玉案》卷六

  • 经效苦楝丸

    药方名称经效苦楝丸处方苦楝子4两,川芎2两。制法上为末。熟煮猪膘,烂研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黄瘦疳。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前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 黑白丸

    药方名称黑白丸处方马料豆1斤,白蒺藜(去刺)1斤。制法炒,磨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补肾。主痞积。用法用量每服2-3钱,开水送下。摘录《纲目拾遗》卷八引《百草镜》

  • 附子天门冬散

    药方名称附子天门冬散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石菖蒲1两,木香1两,桂(去粗皮)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干姜(炮)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益气补不足,却老延年。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温

  • 桔梗前胡汤

    药方名称桔梗前胡汤处方桔梗1钱,前胡1钱5分,苏子1钱5分,赤芍1钱5分,桑白皮(蜜炙)1钱5分,陈皮1钱5分,杏仁3钱,姜汁炒竹茹1钱,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肺气闭塞闷咳。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 丁香温中汤

    《易简方》:丁香温中汤药方名称丁香温中汤处方丁香半两,半夏1两,橘红2两,人参2两,干姜2两,白术2两,甘草2两。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呕逆恶心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0片,水煎服。摘录《

  • 加味固阳散火汤

    药方名称加味固阳散火汤处方炙耆、人参、白术、云苓、归尾、防风、升麻、木通、荆芥、炙甘草。功能主治痘出皮嫩浇薄,毒在气分,宜防痒塌。用法用量加大枣,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九

  • 益智粥

    药方名称益智粥处方益智仁30~50克 白茯苓30~50克 大米30~50克制法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

  • 经验安化汤

    药方名称经验安化汤处方黄连1钱,薄荷1钱,天花粉1钱,木通5分,甘草4分,菊花3分。功能主治解初生儿胎毒。主用法用量上用新汲水3盏,煎作1盏。孩儿初生,莫与乳食,以此大温灌儿3-5茶匙,咽下间歇,方与

  • 豆蔻粥

    药方名称豆蔻粥处方肉豆蔻(去壳,别作末)1枚粳米(洗净)70克功能主治温中和胃。主伤寒后,脾胃虚冷,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上二味药,先将粳米煮作稀粥,后下肉豆蔻末,搅匀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