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芙蓉散

芙蓉散

《普济良方》卷二:芙蓉散

药方名称芙蓉散

别名芙蓉膏

处方芙蓉叶

制法或生研,或干研。

功能主治初起者即消,已成者易溃,已穿者易敛。主一切痈疽疔疖。

用法用量芙蓉膏(《医门八法》卷三)。《医门八法》本方用法:上为细末,炼蜜、醋各少许,调药末,摊纸上,敷患处,如脓已将成,摊膏时须中留一孔,以出毒气。

赤小豆末1钱,效更速。

注意阴疮不宜用。

摘录《普济良方》卷二

医学入门》卷七:芙蓉散

药方名称芙蓉散

处方芙蓉叶(有花带花,有子带子)1朵。

功能主治男无室,女无夫,思欲动火,以致胃脘诸痛。胃痛,自汗,颊赤,脉乱。

用法用量捣泥烂,将井水滤去滓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猜你喜欢

  • 鲜冬瓜叶

    药方名称鲜冬瓜叶处方鲜竹叶、鲜冬瓜叶各50克,鲜荷叶1张,冰糖适量。制法水煎代茶,给患儿频频喂饮。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小儿夏季热,经三年临床验证,疗效满意。用法用量每日1剂,连服7~10日。摘录《

  • 化滞调中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化滞调中汤药方名称化滞调中汤处方白术4.5克人参茯苓陈皮厚朴(姜制)、山楂肉半夏各3克神曲(炒)麦芽(炒)各2.4克砂仁2.1克功能主治治积滞胀满。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生姜

  • 苦参圆

    药方名称苦参圆处方苦参三十二两,荆芥(去梗)十六两。炮制上为细末,水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并皆治之

  • 下乳汤

    药方名称下乳汤处方生耆克当归9克白术4.5克(炒)川芎4.5克(炒)甲珠0.9克通草3克 王不留15克(炒)川贝3克(去心)漏芦6克白芷1.5克桔梗2.4克 生草 1.8克藕节3寸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两

  • 猪膏发煎

    药方名称猪膏发煎别名膏发煎(《伤寒总病论)卷五)。处方猪膏250克 乱发如鸡子大3枚功能主治润肠消瘀。治黄疸,少腹急,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作二服。病从小便出。摘录《金匮

  • 大黄龙丸

    药方名称大黄龙丸别名黄龙丸、清暑丸处方硫黄1两,消石1两,雄黄(通明者)半两,滑石半两,白矾半两,寒食面4两。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暑毒,分利阴阳。主中暑眩晕,昏不知人;或身热恶

  • 红灵酒

    药方名称红灵酒处方生当归2两,红花1两,花椒1两,肉桂2两,樟脑5钱,细辛5钱,干姜1两。制法上药用95%酒精2市斤浸7天。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止痛。主冻疮未溃,脱疽腐烂者。用法用量用时以棉花球蘸药频

  • 神龟滋阴丸

    药方名称神龟滋阴丸处方龟版(炙)120克知母(酒炒)60克锁阳(酒洗)30克黄柏(炒赤)60克枸杞子五味子各30克干姜(炮)1.5克制法上药研末,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足痿。膏粱之人,湿热伤

  • 二妙酒

    药方名称二妙酒处方蒜头半个,荸荠2个。功能主治小儿皮肤赤红肿痛。用法用量煮熟捣烂,热白酒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豆蔻固肠丸

    药方名称豆蔻固肠丸处方木香1两,赤石脂1两,干姜1两,缩砂1两,厚朴(生姜制)1两,肉豆蔻(面裹煨,去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脏腑频滑,不思饮食,肠鸣腹痛。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