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萆麻膏

萆麻膏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大萆麻子(一十四个.正东南枝上取七个.正西枝上取七个)巴豆(七个.去皮)

炮制上为泥,成膏子后,加麝香半钱,一处和成膏子。

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不正。

用法用量左患安药于右手劳宫穴,内用纸七重,盖定药饼上,以碗坐在药上,碗用药酒蒸之;如右患用左手。略坐一时辰,用手托碗便正也。

备注一方无麝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方出《本草图经》引《海上集验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名见《魏氏家藏方》卷十: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萆麻子7枚。

功能主治难产及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仙拈集》本方用法:捣涂,痛止便出。

摘录方出《本草图经》引《海上集验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名见《魏氏家藏方》卷十

活幼心书》卷下: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别名蓖麻

处方萆麻子1两。

制法上药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

功能主治暴患脱肛。

用法用量蓖麻膏(《准绳·幼科》卷九)。

阴证脱肛,加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贴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普济方》卷九十二: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大萆麻子14枚(正东南枝上取7枚,正西枝上取7枚),巴豆7枚(去皮)。

制法上为泥,成膏子后,加麝香半钱,一处和成膏子。

功能主治口眼?斜不正。

用法用量左患搐,安药于右手劳宫穴内,用纸7重,盖定药丸上,碗坐在药上,碗用热沸水蒸之;如右患用左手,略坐1时,用手托碗便正也。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二

猜你喜欢

  • 增液麻仁汤

    药方名称增液麻仁汤处方玄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厚朴10克,大黄6-10克,杏仁10克,白芍10-15克,枳实10克,黑芝麻15-30克。功能主治滋阴泻热,增液润肠。主胃肠燥热,素体阳盛,阴

  • 分清散

    药方名称分清散别名分清饮处方益智仁、萆薢、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分清饮(《明医指掌》卷七)。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

  • 加味五积饮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饮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芍药、人参、半夏、枳壳、香附、白芷、桔梗、麻黄、当归、川芎、茯苓、肉桂、木香。功能主治经病疼痛。用法用量加生姜、木瓜,入盐少许,水煎服。摘录《女科指掌》卷

  • 羚羊镇痉汤

    药方名称羚羊镇痉汤处方羚羊角粉1克(冲)生石决明30克 生石膏30克龙胆草10克僵蚕10克全蝎3克钩藤12克功能主治清热平肝,熄风镇痉。治温病高热不退,热极动风而致颈项强直,四肢痉挛抽搐。用法用量水煎

  • 姜糖饮

    《儿科证治简要》:姜糖饮药方名称姜糖饮处方生姜3~5片 红糖3~6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暖血益胃。治不乳症。先天虚寒或后天为寒邪所伤,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出生后二三日内不吮乳,面色灰暗或微青,四肢发凉

  • 搽痔散

    药方名称搽痔散处方大五倍子1个(敲一小孔),荔枝草(阴干)。制法上将荔枝草为末,填满五倍子,用湿纸包煨五倍子片时,取出待冷,去纸研细。功能主治痔漏,肿痛难忍。用法用量每用1钱,加轻粉3钱,冰片5厘,和

  • 蟾酥退毒丸

    药方名称蟾酥退毒丸处方制香附3两,西羌活3两,当归(全)3两,川断肉3两,生远志肉2两,明腰黄1两,白明矾1两,广地龙(去净泥垢,炒松弗焦)6钱,穿山甲片(炙透)5钱,藏红花5钱,上麒麟竭5钱,鸭嘴胆

  • 猪肚粥

    药方名称猪肚粥处方雄猪肚1具粳米100克 豆豉 葱 椒 姜各适量制法先将猪肚洗净,煮取浓汤,去肚,入粳米煮作粥,再下豉、葱、椒、姜等调料。功能主治补中气,健脾胃。可治糖尿病。用法用量任意食用。摘录《食

  • 加减小建中汤

    《医学从众录》卷一:加减小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减小建中汤处方人参归身(米拌炒)桂枝木白芍兰枣功能主治治虚劳,胃阳已弱,卫气不得拥护,背微寒,肢微冷,痰多微呕,食减不甘,小便短赤,大便微溏,脉右虚左小者。用

  • 六一泥饮

    药方名称六一泥饮处方六一泥(即蚯蚓类)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瘟疫8-9日,已经汗、下不退,口渴咽干,欲饮水者。用法用量新汲水调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