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葶苈木香散

葶苈木香散

《宣明论》卷八:葶苈木香散

药方名称葶苈木香散

别名葶苈木香

处方葶苈1分,茯苓(去皮)1分,猪苓(去皮)1分,白术1分,木香半钱,泽泻半两,木通半两,甘草半两,辣桂1分,滑石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下水湿,消肿胀,止泄泻,利小便。主湿热内外甚,水肿腹胀,小便赤涩,大便滑泄。

用法用量葶苈木香汤(《普济方》卷一九一)。《保命歌括》有桔梗,《医林绳墨》有栀子,均无辣桂。

注意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转泄者,此乃湿热痞闷极深,而攻之不开,是能反为注泄,此正气已衰,而多难救也,慎不可攻之。

摘录《宣明论》卷八

《杏苑》卷六:葶苈木香散

药方名称葶苈木香散

处方葶苈5分,木香5分,滑石1钱,泽泻1钱,猪苓1钱,白术1钱,赤茯苓1钱,木通1钱,官桂、甘遂生姜3片。

功能主治暑湿伤脾,水肿腹胀,小便赤涩,大便滑利,上气喘急。

用法用量方中官桂、甘遂用量原缺。

摘录《杏苑》卷六

猜你喜欢

  • 越婢加半夏汤

    药方名称越婢加半夏汤别名半夏汤(《普济方》卷二十七)。处方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大枣15枚甘草6克半夏9克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治肺胀,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用法用量上药

  • 茯苓白术汤

    《医方集解》:茯苓白术汤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处方茯苓、白术各等分。功能主治心下支饮,常苦眩冒。摘录《医方集解》《易简方》:茯苓白术汤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处方白术1两,附子1两,甘草半两,茯苓半两,官桂半两

  • 枳实栀子汤

    药方名称枳实栀子汤处方枳实(三钱)栀子(一钱半) 豆豉功能主治治大病瘥后劳复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清浆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如有宿食,加大黄三钱煎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冬虫夏草酒

    《民间验方》:冬虫夏草酒药方名称冬虫夏草酒炮制将冬虫夏草捣碎,装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功能主治补肺益肾,增强气力,止咳化痰,平喘。主治虚劳羸

  • 狗胆煎

    药方名称狗胆煎处方狗胆1枚(用汁),铛墨2钱(锅底尖上煤是)。制法上2味一处搅拌,分作两服。功能主治妇人经血不止。用法用量煎当归酒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鬼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鬼箭汤药方名称鬼箭汤处方鬼箭、白蔹、白术(一作白蒺藜)、矾石(熬令汁枯)、甘草(炙),各一两。防风(去叉),二两。功能主治治风疹,累医不效。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粟米粉

  • 胡桐泪汤

    药方名称胡桐泪汤处方白芷、麦冬、当归、生地、花粉、石膏、细辛、升麻、干葛、胡桐泪。功能主治小儿卧时,开口当风,吸入风邪,留连不解,令齿缝酸痛。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 二美膏

    药方名称二美膏处方生地、熟地、沙参、玄参、知母、贝母、丹皮、骨皮、天冬、麦冬、杏仁、枣仁各等分。制法上药熬汁3次,滤去滓,熬膏将成,加白蜜四两为膏,以米仁末收之。功能主治阴虚火炎,咳嗽颧红,骨蒸夜热。

  • 赤玉膏

    药方名称赤玉膏处方血竭1两,黄丹1两,血余(煅灰)1两,寒水石(煅过)1两,珍珠1钱5分,黄蜡6两,猪脂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先以黄蜡、猪脂溶化,再入前末搅匀。功能主治内外臁疮。用法用量摊贴疮上。摘录

  • 黄药散

    《圣惠》卷十:黄药散药方名称黄药散处方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川朴消1两,紫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