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箭汤

赤箭汤

《元和纪用经》:赤箭汤

药方名称赤箭汤

处方赤箭2两,麻黄(去根节)2两,黑附子(炮)2两,人参2两,前胡2两,防风(无叉枝者)2两,羌活2两,白术2两,当归3两。

制法上为末,如麦豆状。每服半两,水3升,宿浸,密封于器。

功能主治偏风,手足不随,(疒帬)痹疼痛,心神昏冒。

用法用量旦起文武火煎,3分减1,加生姜1分,煎5-6沸,去滓,入酒半合,同煎三上下,分2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元和纪用经》

《卫生总微》卷六:赤箭汤

药方名称赤箭汤

处方赤箭1两,僵蚕(去丝嘴,微炒)半两,白附子半两,独活(去芦)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半两,杏仁30个(麸炒,去皮尖,研,后入)。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煎,入石榴皮少许,煎5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六

猜你喜欢

  • 正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气散药方名称正气散处方甘草(炒)七钱,陈皮、藿香(去梗)、白术,各一两。厚朴、半夏(同厚朴各三两,为末,生姜四两,研烂,同为饼子,微炒)。炮制右为细末。功能主治治

  • 羚犀汤

    《杨氏家藏方》卷三:羚犀汤药方名称羚犀汤处方羚羊角屑、犀角屑、生干地黄、白术、防风(去芦头)、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山栀子仁、荆芥穗、升麻各等分。功能主治风热上攻,目赤头疼,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 加味逍遥丸

    药方名称加味逍遥丸处方柴胡300g当归300g白芍300g白术(麸炒)300g茯苓300g甘草240g牡丹皮450g 桅子(姜炙)450g薄荷60g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味甜。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

  • 贝母瓜篓散

    药方名称贝母瓜篓散处方贝母4.5克瓜蒌3克 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4克功能主治化痰润肺。主燥热伤肺,咳嗽痰黄,咯吐不爽,咽喉干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加味补血汤

    《衷中参西》上册:加味补血汤药方名称加味补血汤处方生煎耆1两,当归5钱,龙眼肉5钱,真鹿角胶3钱(另炖同服),丹参3钱,明乳香3钱,明没药3钱,甘松2钱。功能主治身形软弱,肢体渐觉不遂,或头重目眩,或

  • 黄连粉

    药方名称黄连粉处方黄连2两,牡蛎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男女疱面生疮。用法用量以粉疮上,频敷之。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名见《医心方》卷四

  • 保灵丹

    药方名称保灵丹别名丹砂丸处方朱砂(研)1两,麝香(研)2钱,巴豆(去皮,出油,研)2分,斑蝥(去头足,炒半生半熟)1分,雄黄1分,蜈蚣(一生、一炙)2条,黄药子(研)1钱,山豆根(杵末)1两,续随子(

  • 大青丸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大青丸药方名称大青丸处方大青1两,大黄(锉,炒)1两,栀子(去皮)1两,黄耆(锉)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朴消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脑热,脑脂

  • 栀子竹茹汤

    药方名称栀子竹茹汤处方山栀9克陈皮6克竹茹5克功能主治治胃热呕吐。用法用量水煎,加姜汁冲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四

  • 均药

    《喉科紫珍集》卷下:均药药方名称均药处方栀子21克(炒)薄荷叶30克黄连30克升麻9克鸡内金(炙黄,1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咽喉诸症,手术后,患处坚硬,不消不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