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茯苓饮

赤茯苓饮

药方名称赤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1两,甜葶苈(纸上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当归(切,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郁李仁(去皮尖,研如膏)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上气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猜你喜欢

  • 扶阳汤

    药方名称扶阳汤处方鹿茸15克(生,锉末,先用黄酒煎透)熟附子9克人参6克 粗桂枝9克当归6克蜀漆(炒黑)9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扶阳祛寒。治少阴三疟,久而不愈,气血两虚,形寒嗜卧,发时不渴,舌淡,脉微。

  • 加味四苓散

    《寿世保元》卷五:加味四苓散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处方人参减半白术(去芦)赤茯苓(去皮)猪苓泽泻香薷石莲肉麦冬(去心)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清心祛暑,健脾利湿。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而有热者。用法用量

  • 经效疟丹

    《三因》卷六:经效疟丹药方名称经效疟丹处方真阿魏半两,桃枝长1尺7茎,柳枝长1尺7茎,雄黄(通用好者,别研)半两,辰砂1钱(别研,留1半)。制法上为末,以端午日五家棕角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所留半为衣

  • 三生止痛汤

    药方名称三生止痛汤处方生地黄12克,生石膏15克,生甘草15克,骨碎补10克,刺蒺藜10克,川黄柏10克,北防风10克,白菊花10克。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肿止痛。主风热之邪,内袭肺胃,肺胃蕴热。用法用

  • 救呆至神汤

    药方名称救呆至神汤别名收呆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一)。处方人参柴胡当归白芍半夏甘草生枣仁天南星附子菖蒲六曲茯苓郁金功能主治治呆病,因郁抑不舒,愤怒羞恚所致者。用法用量用量均须大于常人,水煎灌服。少顷人

  • 槐花丸

    《仙拈集》卷二:槐花丸药方名称槐花丸处方槐花(炒焦)1两,元胡(炒)1两,地榆(焙)1两,乌梅肉1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红白痢疾。用法用量每服20丸,黄酒送下;红痢,蜜

  • 赐方五香汤

    药方名称赐方五香汤处方木香3两,沉香3两,滴乳香(别研)3两,藿香叶(去土)3两,吴茱萸(汤洗7次)3两,麝香1两(别研)。功能主治积寒攻冲,腹胁疼痛。用法用量上药除乳香、麝香外、(口父)咀,以水5升

  • 蟾灵膏

    《仙拈集》卷四:蟾灵膏药方名称蟾灵膏处方蟾酥、石灰各等分。制法和匀,成小饼。功能主治肿毒。用法用量贴疮头上,以膏盖之,即破。摘录《仙拈集》卷四《理瀹》:蟾灵膏药方名称蟾灵膏处方草乌、木鳖仁、灵仙、凤仙

  • 附子温中汤

    药方名称附子温中汤处方干姜(炮)黑册子(炮,去皮、脐)各21克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白术各15克 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脾胃虚

  • 川芎葱白汤

    药方名称川芎葱白汤处方川芎2两,葱白(切)1升。功能主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2升半,分温3服。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普济方》卷三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