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

药方名称香砂养胃丸

处方木香210g砂仁210g白术300g陈皮300g茯苓300g半夏(制)300g香附(醋制)210g枳实(炒)210g豆蔻(去壳)210g厚朴(姜制)210g 广藿香210g甘草90g

性状为黑色的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微,味辛、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切碎的生姜90g、大枣15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以总量5%的滑石粉-四氧化三铁(1:1)的混合物包衣,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蛤粉丸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蛤粉丸药方名称蛤粉丸处方黄柏(炒)1斤,知母1斤,蛤粉1斤。制法上为末,粥为丸,青黛为衣。功能主治虚热遗滑。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嵩崖尊生》卷九:蛤粉丸药方名称蛤粉丸

  • 凉血解毒汤

    郑祥光方:凉血解毒汤药方名称凉血解毒汤处方连翘30克,生地15克,紫草15克,炒槐米12克,徐长卿12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时毒炽盛,伤及血络,血遇热则溢,热毒迫血妄行所致。

  • 秘旨安神丸

    药方名称秘旨安神丸别名安神丸(《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处方人参,半夏(汤泡)酸枣仁(炒)茯神各3克当归(酒洗)橘红赤芍(炒)各2.1克五味子5粒(杵)甘草(炙)0.9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糊丸,芡实大。

  • 黄药散

    《圣惠》卷十:黄药散药方名称黄药散处方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川朴消1两,紫菀1

  • 神术汤

    《阴证略例》:神术汤药方名称神术汤别名神术散(《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处方苍术(制)60克防风60克甘草(炒)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饮冷。发热恶寒,无汗,脉浮而紧,

  • 麻黄葛根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麻黄葛根汤药方名称麻黄葛根汤处方麻黄(用开水泡一二次,焙干)芍药各90克 干葛30克葱白7茎 鼓30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

  • 疏肝解郁活血汤

    药方名称疏肝解郁活血汤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玄胡索10克,甘草6克,炙乳香5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主肝郁气滞,络脉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

  • 滋阴内托散

    药方名称滋阴内托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耆各4.5克 皂角针泽泻穿山甲各1.5克功能主治治囊痈已成,肿痛发热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 龙凤丸

    药方名称龙凤丸处方鹿茸(火燎去毛)1两(酒浸,炙),山药2两,菟丝子(酒浸,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饮酒多,发积为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血位,小便并多,肌肉消烁,

  • 法制冬青叶

    药方名称法制冬青叶处方冬青叶不拘多少(洗净)。制法同黄米煮两三沸,取叶。功能主治臁疮不愈。用法用量待冷贴上,用帛束定,1日2次换贴。久则收敛为愈。摘录《杏苑》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