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补中汤

黄耆补中汤

医学发明》卷一:黄耆补中汤

药方名称黄耆补中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8分,炙甘草半两,白术半两,苍术半两,橘皮半两,泽泻3分,猪苓3分,茯苓3分。

功能主治一切心下痞闷,及积年久不愈者。脾胃不能渗湿,内痞外浮。

用法用量《嵩崖尊生》有升麻柴胡

摘录医学发明》卷一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黄耆补中汤

药方名称黄耆补中汤

处方茯苓半两(去皮),白术7钱,黄耆1两,陈皮半两,官桂4钱,甘草8钱(炙),人参7钱,当归半两(切,焙),熟地黄6钱,白豆蔻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肚疼脾虚,及腹胀肠鸣,发热烦躁,大便滑泻,米谷不化,心下痞闷满,气逆痰闷,咳逆而喘,呕哕不实,困倦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小儿2钱,加生姜大枣同煎,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如脏腑滑泄,加肉豆蔻半两;肚疼,加官桂3钱;心疼,加陈皮3钱。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猜你喜欢

  • 蟾蜍散

    《卫生总微》卷二十:蟾蜍散药方名称蟾蜍散处方干蟾(烧灰)半两,莨菪子(烧微黑)半两,白矾半两,生硫黄1分(上先末),熊胆半两,雄黄1分(研,水飞),芦荟1分(研),麝香1分(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

  • 僵蚕全蝎敷治方

    药方名称僵蚕全蝎敷治方处方僵蚕3钱,全蝎2个(去毒),香皂3个。制法共捣成泥。功能主治祛风痰,止痉挛。主面肌抽筋,口眼?斜。用法用量随意糊之。温酒或开水和服亦可。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 参橘丸

    《全生指迷方》卷二:参橘丸药方名称参橘丸处方橘皮3两(洗),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去芦)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从腹起,上循胸腋,绕颈额,初微而渐至大热,发无时,遇饥则剧

  • 代赭石散

    年氏《集验良方》卷一:代赭石散药方名称代赭石散处方旋覆花不拘多少,代赭石(为细末)1钱。功能主治一切呕吐不止。用法用量调服。摘录年氏《集验良方》卷一《圣济总录》卷一七二:代赭石散药方名称代赭石散处方代

  • 蒲黄饮

    药方名称蒲黄饮处方蒲黄(微炒)45克芒消(研)23克 芎藭15克 桂(去粗皮)15克 鬼箭15克 生干地黄(焙)60克桃仁(汤漫,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20枚制法上七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产后恶血

  • 桂枝加干姜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干姜汤处方桂枝1两,白芍药(一云白术)半两,干姜半两,炙甘草4钱。功能主治寒症冷结。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云岐子脉诀》

  • 却痛散

    药方名称却痛散处方高良姜30克(锉如骰子,火煨)巴豆5枚(去壳)制法上药和匀,炒令转色,去巴豆不用,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治心气冷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热酒调服,不拘时候。摘录《重订

  • 羚犀汤

    《杨氏家藏方》卷三:羚犀汤药方名称羚犀汤处方羚羊角屑、犀角屑、生干地黄、白术、防风(去芦头)、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山栀子仁、荆芥穗、升麻各等分。功能主治风热上攻,目赤头疼,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 加味珠黄散

    药方名称加味珠黄散处方珠粉2.1克 西黄1.5克琥珀2.1克西瓜霜3克制法上药研极细末,贮并勿令出气。功能主治消肿止痛,化毒生肌。治喉痧,咽喉肿痛腐烂。用法用量吹喉;或每日服0.6克。摘录《喉痧症治概

  • 黑牛髓煎

    药方名称黑牛髓煎处方黑牛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沙蜜半斤(炼去蜡)。制法上和匀,煎成膏。功能主治肾虚弱,骨伤败,瘦弱无力。用法用量空心酒服。摘录《饮膳正要》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