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煎

黄连煎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汤浸,去赤皮,研),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黄柏半两(锉),腻粉2钱,青盐半两,龙脑1钱(细研)。

制法上除龙脑外,并为细散,入生绢袋盛,用雪水2大盏,浸药14日,取出袋子,将药汁灌于竹筒子内,密封,坐在汤中,以慢火煮一复时,掘地坑子深3尺,埋1宿取出,入龙脑搅令匀,以瓷瓶盛。

功能主治热毒眼赤生翳。

用法用量要点时,即旋取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2两。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痢,经时不止,休羸不堪,治愈而又发。

用法用量以水7升,蜜8合,煎取1升3合,绞去滓,每服百日儿半合,200日,1岁1合。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别名黄连

处方黄连半两,大枣1枚(切)。

功能主治除热。主眼赤痛。

用法用量黄连汤《医心方》卷五引《古今录验》)。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1两(去须),蕤仁2两(去赤皮),地骨皮1两,青盐1分,古字钱10文,曾青半两(细研),蜜1斤。

制法上捣碎,以蜜渍,安新瓷瓶中,以重汤煮1复时,后以重绵滤去滓,其药汁复纳瓶子内,着露地2宿。

功能主治眼胎赤,有障膜侵睛,不见物。

用法用量后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目中,日3-5度。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1分(捣罗为末,研),白矾灰1分,腻粉1钱,井盐半两(研),硼砂1钱(研),胡黄连半两(捣罗为末,研),白龙脑1分(细研)。

制法上药以淡浆水1大盏,古字钱20文,纳瓷瓶中,封闭,悬于净舍内,经2-7日,绵滤去滓,入龙脑在药中。

功能主治肝脏壅热,目中生赤脉,冲贯黑睛,赤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日3-5度,以铜箸取少许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三: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去须,捣末)半分,大枣3枚(擘破),灯心(擘碎)1握。

制法上以水1盏半,银石器内煎至5分,以新绵滤去滓,细瓷盒中。

功能主治目赤痛。

用法用量每用铜箸点少许目眦头,1日3-5次,临卧再点。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2两(去须),蕤仁2两(去赤皮,研),硼砂1分。

制法先取黄连,以水3大盏,煎取1大盏,绵滤去滓;去滓过,又取蕤仁,以绢裹,别以水1盏揉令浆尽,却和前黄连汁,同煎似稀膏,又以浆水半合浸硼砂,化尽,去夹石,入前药中,更以慢火煎如稠膏,刮取摊于瓷盒中后,以新砖1口,上安艾如鸡子大,烧之,以药盒覆盖,勿令烟出熏之,以艾尽为度,后研令匀。

功能主治眼远年风赤。

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如绿豆大,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一: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去须)1两,曾青(研如粉)1两,地骨白皮1两,颗盐1分,古钱10文,蜜1升。

制法上捣碎,以蜜渍,安新瓷瓶中,以重汤煮1复时后取出,以绵滤去滓,纳于瓶子中,着地上露2宿后。

功能主治积年风眼,胎赤眼,障膜侵黑睛不见物。

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目中,1日3-5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吴氏集验方》: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

制法净洗,阴干,细研为末,水澄取细者,于汤瓶头煎干,冷。

功能主治赤眼。

用法用量用点眼。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吴氏集验方》

《圣惠》卷八十九: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童子蛔虫5条(吐出者),龙脑半钱(细研),蜜3(2)两。

制法上除龙脑外,入在瓷瓶中,于炊饭中蒸,候饭熟为度,以绵滤去滓,取汁,入龙脑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眼赤痛,及缘目生疮。

用法用量日3-4度点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圣惠》卷八十九: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别名黄连

处方黄连1两(去须),芦荟1分,龙脑1分(别研)。

制法先将黄连芦荟捣罗为末,以新绵裹,用水1大盏,于银器中以重汤内煮,候药汁3分减2,即去药绵,入龙脑,以瓷瓶子内收。

功能主治小儿眼胎风赤烂,不以年月发歇频频,视物泪出,涩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黄连膏(《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鸡峰》卷十九: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末(以新瓜蒌根汁和作饼子,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毒、水毒、渴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黄连丸”。

摘录《鸡峰》卷十九

《金鉴》卷四十七: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

功能主治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在内啼哭。

用法用量上1味煎汤,调空房中鼠穴内土服。

摘录《金鉴》卷四十七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

药方名称黄连煎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捣为末),丁香1分(捣为末),黄柏半两(为末),蕤仁半两(去赤皮,烂研),古钱7文。

功能主治眼风痒赤急。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煎取半盏,去滓,更以绵滤,重熬成煎,每日3-5度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 参术柴苓汤

    药方名称参术柴苓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陈皮1钱,柴胡7分,升麻7分,山栀(炒)8分,钩藤钩1钱,甘草(炒)5分。功能主治肝经风热,脾土受克,其证善怒,睡中抽搐,遍身作痒,饮食少思;或疮疡

  • 四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四味香连丸处方黄连(炒)300克大黄(酒煨)120克木香60克槟榔30克制法上药为末,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不问赤白。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每日二服。如下痢色黑者,重

  • 抽刀散

    《儒门事亲》卷十五:抽刀散药方名称抽刀散处方川楝子30克(破四分,巴豆3个同炒黄色,去巴豆)茴香30克(盐炒黄色,去盐)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小肠疝气。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葱白酒调下。摘录

  • 加减甘露消毒丹

    药方名称加减甘露消毒丹处方茵陈山栀黄芩石菖蒲藿香白蔻薄荷滑石木通枳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治湿热发黄,身热倦怠,胸闷懒食,小便短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 加减肥气丸

    药方名称加减肥气丸处方柴胡半两,厚朴半两,人参半两,干姜半两,川乌3钱,巴豆霜3钱,肉桂2钱,黄连1两,川椒5分,甘草5分。制法上除巴豆霜外,同为细末,旋入巴霜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肝之

  • 大投杯汤

    药方名称大投杯汤处方麻黄(去节)2两,杏仁(去皮尖及双仁)2两,桂心2两,黄芩2两,橘皮2两,石膏2两(碎),生姜6两(切),半夏(洗)3两,厚朴(炙)3两,枳实(炙)3两,茯苓4两,秦艽1两半,大戟

  • 香附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香附散药方名称香附散别名天仙藤散(《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处方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至

  • 莲肉散

    药方名称莲肉散别名石莲散处方莲肉、益智仁、龙骨(五色者)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用法用量石莲散(《医学入门》卷七)。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 地榆水

    药方名称地榆水处方地榆31g。制法加水2碗,煎成半碗,功能主治急性湿疹,湿润糜烂,流水淋漓。用法用量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金蚣丸

    《青囊秘传》:金蚣丸药方名称金蚣丸处方蜈蚣1两,僵蚕1两,全蝎1两。制法上为末,曲糊为丸,如米大。功能主治杨梅大疮。用法用量每服3分。摘录《青囊秘传》《外科十三方考》:金蚣丸药方名称金蚣丸处方金头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