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湖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宋《淳祐临安志》卷10:下湖“在钱塘门外,其源出于上湖”。南宋淳祐七年(1247),西湖水涸,曾引天目山水经余杭塘河入下湖,再用水车输入西湖,以救干旱。宋林逋有《上湖闲泛舣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诗。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宋《淳祐临安志》卷10:下湖“在钱塘门外,其源出于上湖”。南宋淳祐七年(1247),西湖水涸,曾引天目山水经余杭塘河入下湖,再用水车输入西湖,以救干旱。宋林逋有《上湖闲泛舣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诗。
清同治十一年(1872)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宁夏泾源县。1913年改为化平县。清同治十年(1871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1913年改为化平县。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暖池塘乡。民国 《锦西县志》 卷1: 暖池塘镇 “西北有暖泉,故名”。
①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一说在北。为居延海。《魏书·袁翻传》:正光二年(521),蠕蠕国乱,其王阿那瓌、婆罗门相继来降,凉州刺史翻表曰:“乞遣大使往凉州、敦煌及于西海,躬行山谷要害之所,亲阅亭障远近之
亦作赤龙山。在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南。《元丰九域志》卷9:万宁县有赤陇山。《明一统志》卷82琼州府:赤陇山“在万州东南三十里。其土赤色。又名赤龙山”。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吴忠市。1929年改为吴忠镇,属灵武县。1950年2月升为吴忠市。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镇。清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月,湘军刘松山部破回民
一名瞿堆,又名百顷山。在今甘肃西和县南洛峪,为杨氐根据地。《三秦记》:“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水经·漾水注》:汉水“屈径瞿堆南。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
①又作狠石,一名石羊。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甘露寺多景楼西。《寰宇记》 卷89润州丹徒县: 狠石 “在北固山甘露寺内,石状如羊。相传诸葛孔明坐其上,与孙仲谋计攻孟德,即此也”。②一作狠石。在今陕
南朝梁、陈间于废宋元县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隋开皇十年(590)废入新会县。
西魏改南安郡置,治所在安南县 (今河南叶县南)。北周废。东魏置,治定南县(今河南叶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叶县一带。北周降为县。
在今广东新丰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长宁县: 雪洞山 “中有大雪、小雪二峰。其南又有雪山,俱以冬春积雪而名。岭南地暖,独此三峰有雪,故为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