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成汉

成汉

十六国之一。又称大成国。西晋永安元年(304)始建国。晋惠帝元康八年(298),频岁大饥,※ 賨民(一称巴氐)※李特等率流民数万家就谷汉中,遂入巴蜀,居于巴西宕渠。因随军征讨赵廞叛乱有功,拜宣威将军、长乐乡侯。被流民推为镇北大将军。永宁元年(301), 自称大将军、大都督。太安二年(303),为益州刺史罗尚败于绵竹赤祖(在今四川德阳县境内),遇害。次年,其少子※李雄称成都王,年号改为建兴,置百官。光熙元年(306),称帝,号大成,改元晏平,定都成都。据三蜀、梓潼、巴西等数郡。除晋法,约法七章,发展生产,增强实力,扩充地域。后,汉中、牂柯平夷(在今贵州毕节)、南广(今云南盐津)皆归之。成汉玉衡二十二年(332),宁州14郡,除牂柯郡外,13郡俱归入大成版图。次年,以南中12郡为建宁国,封李寿为建宁王。其版图东到巴东,北至汉中、仇池(今甘肃成县、文县一带),西达汉嘉、沈黎(今四川雅安),南抵宁州(今云南晋宁)。二十四年(334),李雄病故,子侄争位,互相攻杀,太子李班即位不久,被李期刺杀,期自立为王。成汉玉恒四年(338),李寿克成都,废李期为邛都公。四月,改国号汉,故史称成汉。李氏皇族内讧不断,李寿肆杀李始及兄弟10余人,又杀李雄诸子,并滥用刑罚,耽于奢侈。成汉汉兴六年(343)寿卒,子李势即位。嘉宁元年(346),太保李奕从晋寿(今四川广元南)举兵反。东晋荆州刺史桓温率军伐成汉,兵临成都。二年三月,李势降,成汉亡。李势及宗室被徙于建康(今南京)。自李雄改国号大成,共历5主,凡42年。

附:成汉诸帝世系

猜你喜欢

  • 李守贵

    ?—1056西夏官员。党项羌族。夏景宗时(1032—1048)为大臣野利遇乞部下掌出纳官。又为李元昊宠妃没藏氏幸臣。毅宗福圣承道四年(1056)九月,受没藏氏遣至屈野河巡视,回报其兄国相没藏讹庞侵耕宋

  • 勒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史称其族“多勇健”(《晋书·北狄·匈奴传》)。晋代,屡聚众反抗朝廷。

  • 古族名、侯国名。据《史记·张仪传》《索隐》称:苴,音巴。即巴,或巴人的一支。《华阳国志》云: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在今四川昭化一带)。秦惠王(前399—前387)时,苴与蜀为仇

  • 黑水稽胡

    ※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之一支。又称稽胡黑水部。附属西魏。文帝大统五年(539),举兵反魏。约于次年为西魏大都督杨忠与李远所破,事败。

  • 塔札别克

    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阿尔班部首领。全称塔札别克·布苏尔曼诺夫。同治十年(1871)三月,因不满沙俄的侵略和统治,致信伊犁“苏丹”,表示愿率部移居伊犁。获允,率众千余户经春济前来,被安置于托古斯塔

  • 初俄

    傈僳语音译,意为“由同一祖先的后代所组成的集团”。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氏族组织的残余形式。约16世纪中叶,傈僳族诸氏族在陆续进入怒江地区过程中,因不断遭逢战乱,氏族组织逐渐解体;定居怒江后,诸氏族散

  • 科麦

    地名。在今西藏自治区东部。东跨怒江,西倚觉聋山,北以察洼降山顶与昌都为界。康熙五十九年(1720),岳钟琪至昌都收复喀木以南数十部落,差成都同知、四川提标游击黄善材往勘其地,划归昌都呼图克图管辖。雍正

  • 纳西

    ①族名旧时西部纳西族的自称。纳西族居住在云南西北和四川西南金沙江上游地带,略以长江第一湾流至东经100°4′处,自北而南分作东西两个区域。称谓颇多,大体东部的称为“公些”,西部的称为“纳西”。“纳”,

  • 瑞丽设治局

    行政区划名。民国二十一年(1932)置。治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明清时为※勐卯安抚司,傣族聚居区。民国初年曾先后设弹压委员、行政委员。

  • 格林河卫

    见“葛林卫”(2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