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青宁地区第三次羌民大起义

甘青宁地区第三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以护羌校尉段颎残暴凶恶,激起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联合起义,攻陇西、金城,为䥈败于罗亭。次年,烧何等羌复西攻张掖,陷巨鹿坞,占领张掖属国的重要据点。颎追击,刀折矢尽,连追四十余日,直至河首积石山(今甘肃积石山县),羌人后援不继,失败。四年(161),零吾、先零与上郡沈氐、陇西牢姐羌联合,攻并、凉二州,继入三辅。䥈军属下义从羌兵亦叛应起义军。颎以罪下狱,起义转入高潮。皇甫规任中郎将,先击零吾,后招诱先零等,降者10余万,东羌沈氐等大豪亦降。皇甫规劝降羌人,不以兵镇压,引起一批朝臣的不满,以“贷赂群羌”罪,被免。复以段颎为并州刺史、护羌校尉。羌民起义复振,滇那等种五六千人攻武威、张掖、酒泉,乌吾种羌攻汉阳、陇西、金城,当煎、勒姐羌与汉军对抗。永康元年(167),东羌先零等入关中,攻��祤(今陕西耀县),掠云阳(今陕西淳化北),中郎将张奂派兵击退。建宁元年(168),段颎将兵万余至高平,与先零羌战于逢义山,杀8千余人。追至奢延泽(今陕西靖边西北),连战于令鲜水(张掖羌谷水)、灵武谷(灵武县境),余羌入汉阳山谷间。三年(170),起义失败。13年后,在黄巾起义影响下,更大的西羌大起义在中平元年(184)爆发,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猜你喜欢

  • 奶豆腐

    蒙古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蒙古语称“胡日达”。状如豆腐,故称。制作方法各地不同。一般是将鲜奶置于容器,放在热处,使其发酵,变酸后将其倒入锅内加热,折出乳清,继续加热,侍其凝固成团状物或稠粥状,倒入木

  • 太和

    ①后赵高祖明帝石勒年号。328—330年,凡3年。 ②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后主李势年号。自公元344—346年,凡3年。 ③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年号。477—499年,凡23年。

  • 塔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载,清代塔哈河在黑龙江境内。今有人定在呼玛尔河支流塔哈河流域。

  • 东山皋落氏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亦作皋落氏、皋落狄,或简称“皋”。岑仲勉释其意为“东山黑狄”。初分布于成周西北、晋都绛东南,即今山西省垣曲县一带,与晋紧邻,威震晋都,有“狄之渠帅”之称。周惠王十七年(前660),遭

  • 割牲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

  • 秋夕

    朝鲜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嘉俳(排)”。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八月条载:“十五日,东俗称秋夕,又曰嘉俳”。据载,始自朝鲜新罗王朝时期。《三国史记》载,新罗儒理尼斯今“使王女二

  • 峒僚

    唐宋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一作洞僚,亦称峒民、俚僚、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侬峒蛮。以其居地多溪峒而得名。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山区。首领称“峒主”,或“峒首”、“峒官”,居民称“峒民”,或“峒丁”。以

  • 番役

    俗称番子。轮番执行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厂卫司设此。清代,步军统领衙门亦设之,招募顺天府(治即今北京市)所属民人充役,设头目以辖;内务府设番役处,选内佐领、内管领之内数十兵丁充役,由司员值年管理。两处番

  • 德格丹珠尔目录

    全称《藏译一切智者日亲教义论疏全集·永布法施奇源、普蔽盛世福云、精采生活、涨潮新月》,简称《丹珠尔目录》。赤成仁钦(1697—1774)撰。208函。系汇集前七部《丹珠尔》,精校细勘而成,所收论典较全

  • 永庆陵

    见“辽庆陵”(6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