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研山斋图绘集览

研山斋图绘集览

二卷。不著撰人姓名。卷首有“退翁小序”,退翁是孙承泽别号。书中又多称“先宫保公评”之语,可能是孙承泽采掇旧文,为古来画家作传,而草创未完,其后人抄录成书,又以所画跋附缀于后,而成此书。此书记自古以来画家,先叙本末,后述所见真迹,后附以跋语。上卷从顾恺之起至包鼎,共四十二家,末附无名氏《洛神图》一则。下卷从苏轼起至邹之麟,也是四十二家。末附总题明四家画册一则,以及题《冬日赏菊卷》二则。书中自称“八十二老人”,则又在《庚子销夏记》之后,可见是孙承泽晚年所记。原本目录以王宰、卫贤、边鸾三人连名,而以《石榴猴石图》、《花竹禽石图》、《高士图》三图并列。但细验书中所载,则谓王宰之迹不存,而《高士图》属卫贤,其余二图皆属边鸾。此与目录有异。又目录最后是终于明四家,而书末则无《冬日赏菊卷》。可知此书是草草编就。又书中之文,多具于《庚子销夏记》中,如有同异,应以《庚子销夏记》为准。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猜你喜欢

  • 大宋僧史略

    三卷。宋代释赞宁(919-1001)撰。赞宁生平事迹详见《宋高僧传》辞条。《大宋僧史略》一书,亦简称《僧史略》,虽名为僧史,事实上是佛教事物及佛教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革的记载。赞宁受宋太祖之命编修此书,

  • 春秋参义

    十二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撰。此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作者对其中自己认为确有不当之处虽也略加批评,但必援引朱熹之说为言,藉以表明自己恪遵胡《传》,未敢逾越。卷首且立纲领三十三条,所录

  • 诗传通释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诗传通释》外,有《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

  • 集字系声

    二卷。清汪朝恩撰。朝恩著有《五音集字》十卷。其书立二十五字母为纲,五音为目,尽纳《康熙字典》之字于其下。因不便检查,复撰此书以为检字之用。首曰“字求声目录”,依《字典》自一画至十七画,凡二百十四部。凡

  • 荛圃藏书题识续录

    四卷,杂著一卷。清黄丕烈撰,由王大隆辑出。王大隆,字欣夫,(1901-1966)浙江秀水人,文献学家,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其时寄居吴县,鉴于江阴缪荃孙所辑《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仅从聊城杨绍和(约1830-

  • 读史举正

    八卷,清张熷撰。张熷,字曦亮,号南漪,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九年(1744年)拔副贡、十六年(1751年)中举,举经学,后未试即卒,著有《南漪遗集》。《读史举正》一书即是张增读史心得,随笔而成

  • 云溪居士集

    三十卷。宋华镇(约1094年前后在世)撰。华镇,字安仁,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其学术大抵以王安石为宗,且与蔡京、章惇等赠答往来,

  • 昭潭名人法帖

    四卷。清冯准辑。所收皆湖南湘潭一邑之书人。第一卷明代周星、李驭芳、王岱、唐世征、郭幼隗。第二卷陈鹏年、张烂。第三卷李观正、曹试。第四卷罗修源、秦定关、陈潭屿、张九钺、宋本敬、周新霁、胡师孟、张顾堂、周

  • 京氏易

    八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辑佚书,清王保训辑。王保训,江苏无锡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候选知县。京氏之《易》,汉元帝始立博士。东汉末费氏《易》兴,而京氏之学衰,晋代犹有传习。《隋书·经

  • 政刑类要

    一卷。元彭天锡(生卒年不详)撰。彭天锡,字仁仲。湖州(今浙江吴兴县)人,生平无考。《政刑类要》主要记述作者生活的时代各种不同的法令,文字简明通俗。《政刑类要》有《永乐大典》本,清代时被列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