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蛰庵日录

蛰庵日录

四卷。明顾起元(1565-1628)撰。顾起元,字太初,一作邻初,号遁园居士。江宁(江苏南京)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卒谥文庄。起元著有《金陵古金石考》、《客座赘语》、《说略》。是集所收乃其天启二年(1622年)、三年(1623年)两年所作诗文。曰蛰庵,据其自序称:“足疡至冬辄发,每寒月即自茧一室,塞向墐户,尝自笑以为似昆虫之入蛰,故名其庵。”黄宗羲《明文授读》称,起元“博学以徐、庾为根柢,故其文好用排调,下者入于事类赋,修辞过多,反多俗笔。”其诗能感时伤怀,时有表现现实的内容。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古今艺苑谈概

    十二卷。旧题宋俞文豹撰。俞文豹生平事迹详见《吹剑录》。此书分上集六卷,下集六卷,主要杂采故实编撰而成。分条摘录史实,无所辨论,每条之下各列书名。舛讹颇多,如,邹忌妻妾事,出自《战国策》,其书注曰,出自

  • 杜律启蒙

    十二卷。唐杜甫撰,清边连宝(约1729年前后在世)集注。边连宝字肇畛(一作赵珍),号随园。河北任丘人。本书为杜诗注解,共十二卷。卷一至卷九为五言绝句,卷十至卷十二为七言绝句。本书对所选杜诗都逐一作了注

  • 真松阁词

    六卷。清杨夔生(生卒年不详,约乾、道年间人)撰。夔生字伯夔,金匮(今江苏无锡)人。词人杨芳灿之子。官蓟州知州。敦敏嗜学。生平著述于诗文外,尤工倚声,守其家法,且陶冶于唐宋诸名家,撷其精华,抒以妙笔。所

  • 诗学质疑

    不分卷。廖平撰。廖平有《易说》已著录。此书与《诗纬新解》、《诗纬搜遗》同为廖氏治诗之作,并有一贯之旨。以往论诗者多以为三百篇无义例可言,以至于十五国风之排列顺序也无定规。廖平独以为诗之次序断非随意连属

  • 侍卫琐言

    一卷,琐言补一卷。清宗室奕赓撰。奕赓,号鹤侣,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书末自署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

  • 三阶佛法

    四卷。隋代释信行(540-594)撰。信行,俗姓王,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人。三阶教的创立者。自小出家为僧,他执意刻求佛法,博涉经论,学而不厌。参佛尽礼尤为僧俗称道,每逢塔像必周行礼拜。后于相州法

  • 东方兵事纪略

    五卷。清姚锡光(1856-?)撰。姚锡光,江苏丹徒人,字石泉,清末拔贡。先后入李鸿章、张之洞、李秉衡幕,累保道员。宣统二年(1910年),曾迁至陆军部右侍郎。1916年,任参政院参政,1923年,授将

  • 妙香斋诗文集

    二卷。清杨长年(1811-1894)撰。杨长年,字朴庵,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同治九年(1870)考中举人,时年已六十,部选武进县都谕,未赴任。同治十年(1871)参加会试,不第。返省主持上海敬业书院

  • 论语义疏

    二十卷。清马时芳撰。时芳字诚之,号平泉,又号见吾道人,禹州(今河南禹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副榜。其学以陆王为正宗,尤重于诚意慎独。是书大意为圣人立言之旨乃人涉身处世义理之权衡。《义疏》不守汉

  • 太极图说遗议

    一卷。清代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见《春秋占筮书》条。此书专为辨析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思想渊源而作,认为周敦颐《太极图说》一传自道士陈抟,一传自僧人寿涯。其所传的图原是魏伯阳《参同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