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痈

喉痈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包括咽喉各部所发之痈疡。因其发生之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于喉关者名喉关痈;发于喉关里部者名里喉痈;发于喉之两旁者名夹喉痈;发于口腔上腭部者名上腭痈;发于颌下者名颌下痈;发于舌下如生一小舌样,连喉肿痛者名(chā插)舌喉痈;发于颏下正咽喉之外,内喉关不通,外形漫肿痛甚者,名外喉痛。详见有关各条。多因六府不和,气血不调,肺胃热蕴,风热痰火邪毒之气上冲咽喉,或过食辛辣醇酒炙煿厚味所致;或“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以伤七情郁结成痈毒生喉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症见咽喉肿起,疼痛甚剧,焮红漫肿,吞咽呼吸均受累。全身可有寒热大作,发病迅速,痰涎壅盛,呼吸困难等。治宜疏表清热,解毒消肿。用银翘散清咽利膈汤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外吹冰硼散,或脓熟时于高肿处以刀针刺破排脓。并以银花薄荷甘草连翘桔梗煎水漱口,经常保持口腔清洁。

猜你喜欢

  • 张培明

    【介绍】:明代医生。字抱一。平湖(今浙江平湖)人。先学儒,以文学在当地闻名,精于治疗痘疹,对于贫苦人家,不避风雨前往诊视。

  • 保婴集

    见田氏保婴集条。

  • 高消

    病名。即膈消、上消。《兰室秘藏·消渴门》:“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于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参见上消、膈消条。

  • 留行子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 江时途

    【介绍】:明代医家。字正甫。婺源江湾(今江西婺源县东)人。幼年多病,因而学医,读医书很多,在当地闻名。著有《医学原理》、《丹溪发明》等书,皆佚。

  • 肝记

    推拿穴位名。即皮罢。见该条。

  • 错喉

    病证名。①食谷即吐。由贲门受伤所致。(《证治准绳》)。②乳食误呛入喉,随即引起的吐逆。

  • 气轮

    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白睛。《银海精微》:“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详白睛条。

  • 禁服

    《灵枢经》篇名。禁,是禁止没有把握地乱医乱治;服,就是服从既定治疗法则的指导。本篇主要说明针灸的知识是很渊博的,首先要通晓经络和输穴的原理才能掌握病变的规律和施行针刺的原则。

  • 珍珠杆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珍珠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