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大、小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卷十八:“大肠者,为行道传写之腑也。号监仓掾。”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方。松花一两半,生地黄、炒鹿角胶、山药各一两,艾叶一分,茜草根、茯苓、紫菀、人参、百合、小蓟、炙甘草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治吐血久不止,咳嗽。
小儿推拿方法。出明·周于蕃《幼科推拿妙诀》。又名二龙摆尾。操作方法有三种。①左手屈按儿中指无名指,右手摇其食、小二指。见《小儿推拿秘诀·手上推拿法》。②右手拿儿食指,左手拿小指,往下摇拽。③左手托儿斗
【介绍】:隋代医生。撰有《赵赞本草经》一卷。
病名。①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肾瘅,其人唇干,葶苈子主之。”②《辨证奇闻》:“肾疸之症,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人亦以为黄疸也,谁知是肾寒之故乎。”治法须补肾中之火而佐以健脾
【介绍】:元代大学士。字大方。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继承父亲医业,兼太医院掌医卿。
证名。又名久腰痛。见《外台秘要·久腰痛方》。详久腰痛条。
【介绍】:见倪枝维条。
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生卒】:682~769年【介绍】:唐代本草学家。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博览群书,而以医名。撰有《本草音义》2卷。